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診斷白塞病引起的慢性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白塞病也稱白塞綜合徵(Behcet syndrome),是一種原因不明的慢性復發性多系統的疾病。其腹瀉的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由於腸道病變引起消化和吸收不良症狀。其胃腸道病變的主要特徵為:
(1)基本病理特徵血管炎症改變。引起腹瀉的病理基礎是回、結腸多發性潰瘍,一般發生於回盲部附近、腸系膜附著處的對側處,有主潰瘍和副潰瘍之分。主潰瘍大於2釐米,組織學分為:環死型。肉芽型和混合型。副潰瘍多分佈於小腸粘膜皺襞的底部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相對孤立,互不融合,潰瘍深而小。
(2)臨床表現主要為復發性口腔潰瘍(recurrent ulecer of mouth)、生殖器潰瘍(genital ulcer)和葡萄膜炎(uveitis)三聯征。也可出現
全身多種器官或組織損傷,如消化、神經、血管及附睾等病變。而消化系統損傷範圍較廣,如口腔、食管、胃、腸道和肛門等。胃腸道臨床表現為嘔吐、腹痛、腹脹、腹瀉、便秘、便血(hemafecia)等。查體可以發現:肝、脾腫大和腹部包塊。
(3)內窺鏡及組織活檢特點類似潰瘍性結腸炎改變;活檢組織病理學改變為非特異性炎症性肉芽組織增生潰瘍或癱痕性潰瘍,可見血管炎和血栓形成。肝臟改變為竈性硬化並有細胞浸潤。脾臟呈慢性增殖伴濾泡萎縮。
(4)併發症常出現上、下消化道出血(hemorrhage)、腸穿孔、腹膜炎和幽門梗阻(pyloric obstruction)等。
(5)診斷要點:
1、既往有白塞病病史或已確診;
2、若未確診,但具有反復發作的三大典型症狀,如口腔潰瘍、生殖器潰瘍和虹膜睫狀體炎、前房積膿;
3、有腹瀉及其伴隨的胃腸道症狀,如嘔吐、腹痛、腹脹、便秘、便血等;
4、查體可以發現:虹膜睫狀體充血、前房積膿;口腔潰瘍、外生殖器潰瘍、肝、脾腫大;還可觸及右下腹包塊,並有觸痛等;
5、內窺鏡及組織活檢可發現:回、結腸多發性潰瘍,小腸潰瘍主要分佈於粘膜皺襞的底部,呈橢圓形或不規則形,相對孤立,互不融合,潰瘍深而小;活檢或穿孔後手術切除之病變組織病理學證實:病變為非特異性炎症性肉芽組織增生性改變,有潰瘍形成,並可見血管炎和血栓(thromb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