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肝、膽疾病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正常生理狀態下,膽汁能降低脂肪滴的表面張力,加上腸道的蠕動,可將脂肪乳化成直徑很小(0.5—1.0微米)的微滴,從而促進其進一步消化。如果膽汁分泌減少或缺乏,就不能完成這一過程。肝臟和膽道系統的疾病如藥物性肝炎 (drug hepatitis)、膽汁性肝硬化(cholestatic cir—rhosis)、肝炎後肝硬化(posthepatitic cirrhosis)和膽囊切除術後(postcholecystectomy)等情況,由於膽汁的分泌受阻、減少或儲存不足,影響了腸道內脂類物質的乳化、吸收。
(1)一般治療
1.飲食絕對禁酒,因為飲酒可以加重肝臟損害;
2.應選擇富有營養、清淡易消化食物,脂肪攝入不宜過多。休息對於失代償期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精神緊張和勞累,以免加重肝臟負擔。
(2)全身支援治療 病情嚴重者應及時給予胃腸外高營養,補充足夠的熱量和各種維生素,注意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3)病因治療慢性肝損傷後,肝細胞對於膽紅素處理功能降低,分泌膽汁的絕對量減少、膽管系統的排列紊亂、毛細膽管膽栓的形成、膽汁排泌梗阻等病理生理改變,引起肝內膽汁淤積,腸道膽汁缺乏,以及門脈高壓的形成、腸道菌群失調等諸多的因素導致腹瀉。針對病因應給予:1、保肝治療;2、腹水治療。
(4)對症治療
1.消化不良:胰液素補充脂肪酶、澱粉酶和蛋白酶。0.3—1.0g/次,餐後口服,3次/日,小兒5歲以上0.3g/次,3次/日。康胃素50—200mg/次,餐前口服,3次/日。康彼身(植物酵素,複合酶片)含有胰酶、澱粉酶和蛋白酶等,l~2片/次,餐前吞服(不能咀嚼),3次/日。多酶片含有澱粉酶、胰酶和胃蛋白酶,3—5片/次,餐前吞服(不能咀嚼),3次/日。
2.腹瀉:可給予收斂藥如思密達3g口服,3次/日;或複方苯乙呱啶l--2片,2—3次/日;或易蒙停5mg/次,2—3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