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感冒防治 > 感冒防治中醫篇
涼燥感冒的辨證論治要點是什麼?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涼燥的治療雖然與風寒表證類同,但不宜用麻桂之類辛溫傷陰之品。杏蘇散是治療涼燥的代表方劑,其性味辛溫,溫潤不燥,不傷肺陰,故有辛散與溫潤的雙重功效。葉天士謂秋燥一證,初起以治肺為急。暴涼外束,宜蔥致湯加杏仁、桔梗、前胡、蘇梗之屬,與杏蘇散同義。若外有秋涼束表,內有痰熱蘊結者,不妨加用天花粉、象貝母、冬瓜子等,以潤肺化痰。但不可多用甘寒濡潤之品,以免次寒不易透解,反而留滯不去、變生他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