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診斷、治療和預防河豚中毒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河豚肉味鮮美,內臟和血液有劇毒,主要為河脈毒素(包括河脈毒和河脈酸)。河脈毒素比較穩定,不易破壞。源於古代戰爭使用的毒箭,故稱之為箭毒(curare),具有很強的毒性,主要阻斷運動神經肌肉接頭的傳導和阻滯神經傳導,使中樞神經和神經末梢麻痹,全身肌肉癱瘓,對胃腸粘膜具有刺激作用,可致人死亡。
(1)主要診斷依據
1.食入河脈魚肉病史;
2.進食約30分鐘到3小時後,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或便血3時間長者出現全身乏力,口唇、舌尖和肢端麻木,以至全身麻木、癱瘓。據此可以確診。
(2)治療河豚中毒無特殊有效解毒劑,儘快排出毒物和對症治療是其主要的治療原則。
1.徘出攝入毒素主要是排出胃內和腸內的毒素。如進食時間在3小時之內,可以先催吐、後洗胃,再導瀉。3—4小時後,因胃已排空,此時應給予導瀉,口服快速不吸收的導瀉藥物,如大劑量硫酸鎂、甘露醇,同時飲人大量等滲或高滲糖鹽水,促進腸內毒素儘快排出,減少其繼續吸收。
2.加速已吸收毒素排泄對於已有中毒症狀的患者,應給予靜脈快速輸液補充水、電解質,同時利尿,促進已吸收的毒素儘快排出。
3.對抗毒素的作用也是對症處理。肌肉麻痹者用番木鼈堿2毫克,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呼吸困難者用可拉明0.375克或洛貝林3毫克,肌肉注射。呼吸麻痹者用人工呼吸器。另外,盡可能的及早應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3)預防如何預防河脈毒素中毒及其引起的腹瀉呢?
1.加強衛生知識的宣傳教育,只有人人皆知,才能達到預防目的。
2.加強水産和銷售部門的管理,嚴禁捕撈、販賣和出售河俄豚魚。同時要加強衛生管理部門的立法、監督和執行檢查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