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醫藥保健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腸道菌失調?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菌群失調症病因複雜,臨床上伴有菌群失調症的疾病很多,一切機體體內病理生理過程的變化,均不可避免的會影響到腸道正常菌群的變化,嚴重時會引起菌群失調症的發生。反之,菌群失調易導致腸道發生一系列病理生理改變,並互為因果。菌群失調症主要包括:質的失調,量的失調和定位轉移。其治療原則為:

1、合理使用抗生素
(1)劑量宜小不宜大;
(2)抗菌譜宜窄不宜廣;
(3)給藥途徑具有選擇性;
(4)胃、腸、闌尾切除術、盲拌綜合征,以及接受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的患者,都有菌群失調的可能性,應採取措施,預防腸道菌群失調。(詳細參見137條)

2、擇性脫汙療法(Selecteddecontamna-tion)
  用窄譜抗生素有選擇性的去除部分需氧菌、兼性厭氧菌和酵母菌的方法。如用多粘菌素B去除革蘭氏陰性桿菌,用頭飽菌素去除凝固酶陽性的球菌,用制黴菌素去除酵母菌和黴菌。而這些抗生素不損害厭氧菌,也不影響其定植抗力。選擇性脫汙治療可用於腸道、呼吸道、口腔、陰道和皮膚感染的治療和菌群失調的預防。

3、活菌製劑應用
(1)乳桿菌常見能用於治療的乳桿菌有:嗜酸乳桿菌、乳酪乳桿菌、萊氏乳桿菌、纖維二糖乳桿菌、短乳桿菌和植物乳桿菌。其製劑有:乳桿菌發酵食品、乳桿菌菌粉和乳桿菌提取物等。
(2)雙歧桿菌目前已有雙歧桿菌活菌製劑(麗珠腸樂)投入市場。對嬰兒腹瀉、急性感染性腹瀉、慢性遷延性腹瀉、習慣性便秘、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放射性腸炎和功能性消化不良等均獲得良好的療效,顯著的優越於單用抗生素治療。
(3)其他菌種如酪酸菌製劑(米雅BM片)、需氧蠟樣芽抱桿菌(促菌生)、大腸桿菌和腸球菌均有活菌製劑。
(4)全腸菌使用某些正常人大便混懸液作為一種活菌製劑,用它保留灌腸治療僞膜性腸炎、潰瘍性結腸炎和慢性菌痢或其他菌交替症。特別是在長期應用抗生素治療效果不明顯或無效時,療效顯著。

4、免疫療法(immunotherapy)
  正常菌群能否引起機體感染主要取決於細菌與宿主之間的生態平衡,既取決於細菌的粘附作用,也取決於宿主的免疫機能狀況。提高機體免疫力,是生態防治的一個重要方面。

  臨床上應用自家菌苗防治葡萄球菌感染,就是用提高機體免疫水平防治疾病的方法。國外在1981年(Herbom-Dill研究所)提出一套免疫製劑,即用大腸桿菌、腸球菌和多種乳酸菌組成。先用死菌口服,然後增加劑量經皮下或皮內注射治療生態失衡的疾病。據萊比錫大學醫學院臨床觀察認為,這一免疫製劑對於偏頭痛、三叉神經痛、腰痛、風濕熱、血管痙攣、帶狀皰疹疼痛、慢性腎炎、支氣管哮喘、胃痙攣和痤瘡等大部分都有治療效果。60%患者經5週治療後痊癒。他們認為,腸道是兼氧的革蘭氏陰性桿菌內毒素庫,免疫治療可以中和內毒素,降低血中內毒素水平,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