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腹瀉防治
如何治療胃部手術後引起的腹瀉?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常見的胃大部切除術、胃次全切除術、全胃切除術等治療,使原有的生理性限制食物或食糜排空“閘門”結構缺失,食物在胃內滯留時間明顯縮短,胃酸殺菌作用明顯減弱或缺乏,腸道對食糜的消化、吸收減少,因而導致腹瀉。其治療應從以下幾點考慮:
(1)飲食治療
1、調整飲食結構進食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熱量、低脂肪和富含維生素飲食,避免一次攝入大量纖維素或高脂肪飲食。
2、注意進食速度進食速度不宜太快,但也不宜時間過久,以適度為原則。
3、控制進食量一次進食量不宜過多,進食過多同時合併有胃排空加速,會導致腸道分泌過速,大量食物及分泌液機械性刺激腸道運動加速,會引起或加重腹瀉。
4、講究飲食衛生上述胃切除術後,胃酸分泌明顯減少,加之胃內食物排空加速,胃酸殺滅細菌作用減弱,易導致小腸細菌過度繁殖等菌群失調症的發生。進食時應特別注意飲食衛生。
(2)藥物治療
對於飲食治療效果不佳者,可以適當應用收斂藥,以減慢腸道運動速度,緩解腹瀉症狀。常用的藥有:思密達3g/次,口服3次/日;鞣酸蛋白l一2g/次,口服3次/日;次碳酸鉍l--2g/次,口服3次/日;活性炭l--3g/次,口服3次/日;苯乙呱啶2.5—5mg/次,口服2—3次/日;複方苯乙呱啶1—2片,口服2—3次/日;易蒙停5mg/次,口服2—3次/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