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保健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醫藥保健 > 醫藥答問 > 婦科腫瘤防治
卵巢癌治療效果能否進行監測?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台灣

加強對卵巢癌的監測是提高卵巢癌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加強治療過程中的監測,瞭解體內殘存竈是否經化療後期消除,對有無早期復發,對化療是否敏感或耐藥,是否還要繼續應用等,需要一個較為敏感的監測指標,目前常用腫瘤標誌物及影像方面進行監測,但迄今為止,還沒有一種標誌物為某一種獨特的腫瘤所專有,常常是在幾種腫瘤中都可以測出,但在大多數其他腫瘤中並不存在。如卵巢上皮性癌的監測指標CA125、CA15-3、CA19-9、CEA等。卵巢惡性生殖細胞腫瘤有關的胎甲球蛋白AEP、NSE即神經細胞特異性烯醇化酶等,還有LDH(血清乳酸脫氫酶)、LSA(血清唾液酸)等標誌物。影像檢查中有CAT掃描,腫瘤放射免疫顯像(RII)、核磁共振顯像等。
目前,B超也在臨床上起到監測治療的作用,其無創傷,簡便受到醫院和病人的歡迎,但仍存在敏感性低的問題。血清腫瘤標誌物CA125近來受到極大重視,尤其是卵巢上皮癌的檢測中敏感性最高。可以作為卵巢上皮癌治療過程中的很好監測指標,可進行動態連續測定結果,與病情符合率均為93%,我們可以看到進行腫瘤細胞減滅術以後血清CA125值下降。當病情惡化時CA125呈升高曲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