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六味地黃湯治療2型糖尿病臨證體會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劉平(中華中醫藥學會,北京 100029)

  筆者以六味地黃湯加減單獨或輔助治療2型糖尿病及併發症,收到滿意療效,茲介紹如下。

1早期單獨用方
 2型糖尿病的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的“三多一少”症狀,空腹血糖水平在7.O~10.0mmo1/L之間(沒有達到腎糖閾水平),尿糖排量少或不排糖,但血糖對機體各器官的損傷已經開始。此時以陰虛為主要病機,如果單一降糖,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範圍內,而不從根本上解決原因,疾病的發展及血糖的升高是必然的。因此,首先宜囑患者改變生活方式、合理控制飲食、加強運動,並給予滋陰補腎的六味地黃湯加減治療。藥用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麥冬、玉竹、黃精。該方滋陰補腎,調節患者因陰虛而引起的機體調節失常,使血糖得到降低,延緩病情的進一步發展。

2中期配合西藥治療
  2型糖尿病的發展過程是人體病理陰陽失調的進一步加重,也是臨床血糖升高、症狀加重的過程,其空腹血糖水平均在10mmol/L以上,“三多一少”的症狀比較明顯,出現積熱傷陰、燥熱熾盛之證。此時單用中藥降低血糖效果不明顯,但卻能從根本上緩解病理發展。由於積熱傷陰,空腹血糖及餐後血糖高於腎糖閾,通過腎臟排出大量尿液,使陰液進一步虧損,陰虛證候更加明顯;治療上應標本兼治。可配合應用西藥降低血糖,減輕症狀以治標,中藥從根本上改善機體病理機制,緩慢降糖,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此期可採用西藥加六味地黃湯加減。西藥選用磺脲類、雙胍類、a-葡萄糖甘酶抑制劑或胰島素增高劑;中藥用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黃、生地黃、山茱萸、山藥、澤瀉、牡丹皮、茯苓、麥冬、玉竹、黃精、女貞子、地骨皮、知母、桑椹子等,以滋陰清熱為主。

3改善西藥的降糖作用
  2型糖尿病患者在開始口服西藥或用胰島素治療過程中效果很好,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效果開始下降甚至逐漸無效,應用六味地黃湯加減配合西藥治療,可以增加西藥降糖效果或使西藥降糖作用恢復。六味地黃湯能改善陰虛的病理機制,使體內環境發生變化,胰島功能恢復。根據病情辨證應用六味地黃湯加減,有熱象者加重滋陰藥的量和味;偏氣陰兩虛者加補氣藥;偏痰濕重者,加化痰祛濕藥;兼有血瘀者加活血化瘀藥。

4併發症的治療
  由於血糖的長期升高,可引起多個系統器官的慢性併發症,導致功能障礙和衰竭,成為致殘病死的主要原因。其病變從陰虛逐漸發展到氣陰兩虛、陰陽兩損,兼有血虛、血瘀、痰濕等,病理機制複雜。臨證宜辨證應用六味地黃湯配合西藥、飲食控制、運動等治療。臨證要根據臨床症狀、病理機制辨證施治,用藥不拘方,認識病機不局限於原始的病機,而要看到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轉變,解決主要矛盾,使疾病得到階段性和根本性的治療。

5典型病例
  劉某,男,35歲,1999年5月6日初診。10d前查體,空腹血糖8.7mmol/L,無口渴、多飲、多尿、多食、消瘦、乏力等症狀,第2天復查空腹血糖8.2mmol/L,診斷為2型糖尿病。無其他病史記載。查體:BP130/70mmHg,w67kg,H175cm,體重係數21.9。舌體偏瘦,質紅,脈細數。囑患者每天主食在300g以內,瘦肉、魚、豆腐50~100g,牛奶1袋,雞蛋1個,新鮮蔬菜500g,加強運動;另外六味地黃湯加減:熟地黃30g,山茱萸12g,澤瀉15g,牡丹皮12g,茯苓20g,麥冬、玉竹、黃精各15g,水煎服。服藥10劑,查空腹血糖6.7mmol/L,囑服上方10d後,查空腹血糖5.7mmol/L。服1個月後改六味地黃丸口服,隨訪2年,血糖控制理想。
(收稿日期:2004--07--21)
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5年1月第12卷第1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