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月經期應用中藥坤孕膠囊治療慢性輸卵管炎性不孕症臨床觀察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劉亞欣 裴 林 高建軍 王榮英
(河北醫科大學中醫藥研究院 石家莊 050031)

  慢性輸卵管炎導致輸卵管粘連、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一個主要原因。近年來,筆者觀察了月經期應用中藥坤孕膠囊治療輸卵管炎引起不孕症患者的臨床療效,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所有患者均係我院不孕不育專科門診病人,按“中藥新藥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所列診斷標準,經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或兩次輸卵管通液證實輸卵管阻塞、不通暢或積水。夫婦同居未避孕2年以上,配偶檢查無異常或有生殖系統疾病經治痊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進行臨床觀察。

  治療組165例,年齡最小24歲,最大39歲,平均28.3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1年,平圴3.7年;屬原發性不孕症62例,繼發性不孕症103例;多數患者月經正常,月經周期不規律41例;既有人工流產史39例,中孕引產5例,盆腔手術15例,經產婦17例。

  對照I組106例,年齡最小23歲,最大40歲,平均29.5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12年,平均4.3年;屬原發性不孕症31例,繼發性不孕症75例;月經周期不規律29例,既往有人工流產史21例,盆腔手術9例,經產婦15例。

  對照組II組87例,年齡最小25歲,最大38歲,平均29.1歲;病程最短1年,最長9年,平均4.2年;屬原發性不孕症25例,繼發性不孕症62例;月經周期不規律21例;既往有人工流產史14例,中孕引產2例,盆腔手術11例,經產婦8例。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經期用藥組)採用河北省中醫藥研究院製劑室生產的坤孕膠囊(方由炮穿山甲、蛇莓、凌霄花、三棱、莪朮、半枝蓮、薏苡仁等製成濃縮膠囊,每粒0.5g),於用經期服用,每次6粒,每日3次,連用5d。

  對照I組(通液加中藥非經期治療組(於患者月經乾淨後第4~6天,以0.9%氯化鈉注射液20ml加慶大霉素8萬u、地塞米松5mg、a-糜蛋白酶5mg行宮腔灌注,每月1次。同時,配合服用坤孕膠囊,每次6粒,每日3次,月經期前停用。

  對照II組(通液加西藥治療組)於患者月經乾淨後第4~6天,行宮腔灌注(方法同對照I組),每月1次。同時配合環丙沙星片,每次0.5g,每日2次,月經期前停用。

  各組治療均以3個月為一療程。治療前後進行輸卵管造影或通液檢查,隨訪兩年內妊娠情況及經期用藥對月經的影響。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按“中藥新藥治療女性不孕症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所列療效評定標準。痊癒:治療後2年內妊娠;無效:經連續治療後2年未妊娠。

3.2 用藥1個療程後輸卵管再通情況
  治療組165例患者用藥1個療程後,通暢133例,佔80.61%;通而不暢20例,佔12.12%;不通12例,佔7.27%。對照I組106例患者中,通暢64例,佔60.38%;通而不暢11例,佔10.38%;不通31例,佔29.25%。對照II組87例患者中,通暢51例,佔58.62%;通而不暢12例,佔13.79%;不通24例,佔27.59%。治療組輸卵管再通率分別與對照I、II組比較,均有顯者差異(P<0.05)。

3.3 治療後2年內受孕率比較
  治療組165例患者治療後2年受孕128例,宮外孕2例,受孕率77.58%。對照I組106例患者中,受孕59例,受孕率55.66%。對照II組87例患者中,受孕39例,宮外孕2例,受孕率44.83%。治療組受孕率與對照I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5),與對照II組比較也有顯著差異(P<0.01)。

3.4 對月經的影響
  治療組患者用藥後,月經量稍增多14例(8.48%),其中10例經色黯紅,有瘀血塊,均無大量出升;伴乏力3例;經期提前9例(5.45%);經量減少5例。對照I組患者月經量稍多5例(4.71%);經期提前6例(5.56%)。對照II組患者月經量稍增多3例(3.44%);經期提前3例;錯後3例。

4 討論
  輸卵管阻塞是引起女性不孕症的常見原因,它是由於輸卵管的慢性炎症導致輸卵管增粗、變硬,黏膜多處粘連,最後管腔閉塞。現代醫學多採用輸卵管復通手術、抗生素、理療等治療。患者接程度或臨床再通率較低。輸卵管阻塞性不孕症屬於中醫不孕症熱瘀型為主的症治範疇,它是由於經期、產後(流產後)餘血未盡,復感熱毒之邪,濁毒與血相搏結,瘀毒相合,胞脈阻滯,兩精不能結合,導致不孕。其病機關鍵在於“濁毒”“瘀血”結於胞脈,因而治療以解毒化濁、消瘀行滯、散結通絡為主,應用坤孕膠囊治療收到較好的臨床療效。

  一般認為,治療此病症的藥物多為寒涼、破瘀之品,並且多實行非經期用藥,恐經期用藥有經量過多之虞。清代醫家王清任在《醫林改錯》中指出:活血化瘀藥“種子如神,每經初見之日吃起,一連吃5付,不過四月便成胎”,筆者在長期臨床觀察中發現,患者輸卵管內尚殘存少量致病菌,而經期盆腔充血,血液循環豐富,此時用藥,藥物直達病所,藥效發揮充分,並且此類患者多因瘀熱致病,經血多色黯,質稠有塊,並伴有腹痛拒按、舌黯、苔膩等症狀體徵,符合中醫瘀血濁毒結聚的病機。瘀血不去,則新血不生,此時應用解毒化濁、消瘀散結藥物,使濁毒能消,瘀血得袪,絡通結散而能受孕。經165例系統臨床觀察,輸卵管阻塞的完全通暢率達到80.6%,受孕率達到77.57%,療效明顯優於非經期用藥組,雖有部分患者月經量稍增多,經期提前,但與對照I組相比,並無顯著性差異,仍是臨床較安全治療方法。

  坤孕膠囊方中炮穿山甲、三棱、莪朮活血通絡、消瘀散結;蛇莓、凌霄花、半枝蓮清熱解毒、散結消腫;香附理氣使瘀消、絡通、濁化、腫散,進而達到治療目的。經初步的藥理實驗也表明,坤孕膠囊具有明顯的抗炎抑菌、鎮痛等作用,對於消除輸卵管炎症及局部的充血水腫狀態,促進輸卵管的再通和受孕具有積極的作用。

(收稿日期:2002-07-18)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