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中藥濕敷治療尖銳濕疣156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石 全 陳華秀
(湖北省中醫院 武漢 430061)
1 臨床資料
156例中男性80例,女性76例,年齡17~58歲,病程1週~2個月。其中男性在冠狀溝處者40例,陰莖體者16例,龜頭者12例,肛周者8例,尿道口者4例;女性在大陰唇者6例,小陰唇者48例,後聯合者10例,肛周者4例,尿道口者8例。伴隨淋病者16例。女性陰道內及子宮頸者不計入此組病例中。皮損形態為丘疹、菜花狀、雞冠狀、乳頭狀等。
2 治療方法
以0.1%新潔爾滅常規消毒後,用2%普魯卡因與2.5%5-Fu注射液按等量作局部封閉,用高頻電針或二氧化碳激光對疣體進行切割,術後外塗84消毒原液。術後第2天開始採用中藥濕敷,藥用馬齒莧15g,白花蛇舌草15g,板藍根20g,紫草20g,苦參20g,龍膽草15g,紅花20g,木賊草20g,香附20g,土茯苓20g,明礬10g,蒼朮20g,加水1000ml,煎30min,去渣留汁,再加入2.5%5-Fu注射液20ml,用4~6層紗布半乾濕敷患處,每天1~2次,每次30min,連用2週復查。術後2個月無板疹出現為一次治癒,有新皮損再作第2次治療。
3 治療結果
156例患者中,男性1次治癒者70例,2次治癒者8例,3次治癒者2例;女性患者1次治癒者64例,2次治癒者6例,3次治癒者6例。一次性治癒率高達86%。
4 典型病例
何某,女,58歲。因小陰唇兩側長贅生物半月,曾在外院電灼治療,肌注干擾素,然而5~7天又復發,反覆2次,此次患者病程已達2個月。檢查見:小陰唇兩側可見乳頭狀贅生物,其中有一處潰瘍,有膿性分泌物,大陰唇、尿道口、後聯合、肛周、陰道內無贅物。入院後按上述方法用高頻電針手術後,用中藥濕敷,潰瘍處清洗後外用甘石創癒散。濕敷期間患者未再復發,半月後傷口癒合,痊癒,隨訪3個月無復發。
5 討論
尖銳濕疣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所引起的一種良性表皮腫瘤,也是發病率較高的一種性傳播性疾病。目前還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物,一些西醫治療如化學、物理或綜合療法只能去除外生性疣,不能根除人類乳頭瘤病毒,不能解決亞臨床感染、潛伏感染和尖銳濕疣復發這一臨床治療中最棘手的問題。外用中藥濕敷,可從以下4個方面作用於機體,起到加強療效和減少復發的目的:(1)採用清熱解毒燥濕藥,如馬齒莧、大青葉、板藍根、紫草、黃柏、蒲公英、龍膽草、白花蛇舌草、苦參等;(2)採用活血化瘀散結藥,如三棱、莪朮、紅花、香附、桃仁、川芎等;(3)腐蝕贅疣殺蟲藥的使用,如鴉膽子、斑蝥、輕粉、馬錢子、明礬、生石灰、雄黃、血竭等:(4)採用益氣健脾利濕藥,如黃耆、白朮、蒼朮、薏苡仁等。
從現代醫學的角度分析,清熱解毒燥濕和活血化瘀散結藥多具有抗病毒、抗腫瘤和抗炎的作用,腐蝕贅疣殺蟲藥多具有細胞毒性和化學性腐蝕作用;益氣健脾利濕藥多具有提高和調節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故採用高頻電針燒灼已出現皮疹,中藥局部濕敷抑制病毒生長而共奏療效,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另外,本組觀察結果顯示,女性治癒率低於男性,此乃女性外陰更加溫暖、潮濕之故。
(收稿日期:2002-06-03)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1月 第9卷 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