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艾通治療愛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患者15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黃衛平 王 健 于智敏 溫瑞興 張永詳
(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 北京 100700)
2001年6~12月,筆者在北京市佑安醫院感染科對15例HIV/AIDS患者進行了艾通的臨床觀察,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病例選擇情況:15例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8例,男女之比為1:1.14;年齡26~57歲,平均38歲;靜脈抽血回注血細胞是主要傳播途徑。
病程及分期:確診HIV陽性時間為0.5~7年,0.5~1年9例,1~3年3例,4年以上3例;按CDC分期,無症狀性HIV感染(AC)8例,愛滋病相關綜合症(ARC)6例,愛滋病(AIDS)1例。
病毒載量(HIV-Rt-PCR):12例病人中病毒拷貝數/ml<1000者1例,1001~10000者3例,10001~50000者5例,50001~100000者1例,100001~300000者1例,300001~600000者1例。
免疫功能:CD4絕對值<200者4例,200~399者5例,400~600者4例,>600者2例;CD4/CD8比值<0.2者4例,0.2~0.59者7例,乏力10例,低熱9例,咳嗽6例,疼痛4例,肌膚甲錯2例,納呆6例,腹瀉9例。
2 診斷標準
主要根據病史、臨床症狀和體徵檢查及實驗室血清學檢查,參照1993年美國CDC修訂後的愛滋病監測標準,ELISA(Wellcozyme和Behring兩種方法)陽性進行診斷。
3 治療及觀察方法
3.1 治療藥物及服用方法
艾通由黃耆、川芎、赤芍等藥物組成,由中國中醫研究院西苑醫院製劑室生產,為顆粒劑,每袋12g,1袋/次,3次/d,3個月為一療程。
3.2 觀察方法
所有病人均為住院病人,由佑安醫院和中國中醫研究院多年從事愛滋病臨床研究的醫生負責發藥和進行病歷記錄,採用治療前後自身對照方法,觀察治療前後病毒載量、免疫功能指標及臨床症狀的改變情況,並進行分析。病毒載量採用NASBA法測定,免疫功能指標用美國Beckton-Dickinson公司的單克隆抗體試劑及流式細胞光度掃描儀Facscan檢測T細胞亞群,以CD4細胞和CD4/CD8比值作為病人免疫功能的主要指標,臨床症狀體症以消瘦、乏力、低熱、咳嗽、疼痛、肌膚甲錯、納呆、腹瀉作為觀察指標,輕重程度採用半定量方法,重(+++)記3分,中(++)記2分,輕(+)記1分,正常記0分。
4 治療結果
4.1 療效標準
從病毒學、免疫學和臨床3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顯效:病毒載量<50拷貝/ml(<1.69個對數)或CD4細胞數上升達到或超過500/mm3,症狀、體徵積分下降≧70%;有效:病毒載量降低,CD4細胞數上升40/mm3,症狀、體徵積分下降≧30%;無效:病毒載量、CD4細胞數均無明顯變化,症狀、體徵積分下降<30%。
4.2 病毒學、免疫學和臨床症狀和體徵療效情況(見表1)
病毒載量(12例):治療後7例上升,4例下降,1例未變,治療前後自身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免疫功能(15例):治療後4例升高,9例下降,2例無變化,治療前後自身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臨床症狀體徵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治療前後自身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尤其體重變化比較明顯,治療後體重增加>2kg者6例,下降>2kg者0例,平穩者(增減未超過2kg者)9例,治療前後自身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
_
表1 病毒學、免疫學和臨床症狀體徵治療前後比較(x±s)
指 標 | 療前均值 | 療後均值 | 差值 | t | P |
病毒載量(log) | 4.34±0.89 | 4.53±0.98 | 0.19±0.46 | 1.49 | >0.05 |
臨床總積分 | 7.93±6.95 | 1.40±3.02 | 6.53±6.83 | 3.70 | <0.05 |
體重(kg) | 62.67±9.39 | 65.33±11.18 | 2.67±3.64 | 2.84 | <0.05 |
CD4細胞數 | 368.53±308.25 | 307.87±215.51 | 60.67±174.67 | 1.35 | >0.05 |
4.3 治療前後中醫症候分級比較(見表2)
表2 治療前後中醫症候體徵分級比較
症 候 | 治療前 |  | 治療後 | P |
n | - | + | ++ | +++ | n | - | + | ++ | +++ |
乏力 | 15 | 5 | 2 | 4 | 4 | 15 | 12 | 2 | 1 | 0 | <0.05 |
低熱 | 15 | 6 | 2 | 3 | 4 | 15 | 15 | 0 | 0 | 0 | <0.05 |
咳嗽 | 15 | 9 | 2 | 2 | 2 | 15 | 12 | 2 | 1 | 0 | >0.05 |
疼痛 | 14 | 10 | 1 | 1 | 2 | 14 | 14 | 0 | 0 | 0 | >0.05 |
肌膚甲錯 | 14 | 12 | 2 | 0 | 0 | 14 | 13 | 1 | 0 | 0 | >0.05 |
納呆 | 15 | 9 | 1 | 2 | 3 | 15 | 13 | 0 | 2 | 0 | >0.05 |
消瘦 | 15 | 8 | 0 | 1 | 6 | 15 | 14 | 0 | 1 | 0 | <0.05 |
腹瀉 | 15 | 6 | 1 | 5 | 3 | 15 | 13 | 1 | 0 | 1 | <0.05 |
5 討論
由於HIV病毒進入人體後主要消耗CD4淋巴細胞的數量和干擾其正常活動,使得機體的細胞免疫功能下降,容易造成各種機會性感染。而機體的免疫功能與病毒之間一直是處於不斷的較量之中,這就導致了病情兩種發展方向。病毒的複製是與CD4淋巴細胞數量息息相關,兩者是一種反向闗係,從理論上講,病毒量下降,CD4淋巴細胞數量就有可能提高,病人的病情就趨於穩定或好轉。而從本觀察初步看出,各觀察指標之間並非完全同步,病毒載量下降的同時,免疫功能並不迅速上升,有的反而下降;病毒載量的下降與臨床表現也不同步,免疫功能與臨床表現的同步與不同步說明了臨床情況的複雜性。
艾通方以益氣活血功能為主,對提高免疫功能和改善症狀具有較好的作用,這和過去的觀察是相同的。如CD4淋巴細胞數量達到或超過500/mm3的有3例,對症狀的改善主要以乏力、低熱、消瘦和腹瀉較為明顯。由於時間和例數的關係,本觀察得出的只是初步的結果,今後研究在觀察時間和指標的檢測次數方面在有可能的情況下都應該延長和增加,這對於客觀地評價中藥的療效是有益處的。該方只是中醫藥治療愛滋病一個代表方劑,臨床應用中醫藥治療愛滋病應從中醫辨論治的角度出發,辨證論治與辨病論治相結合,處方用藥在選用經現代中藥篩選研究有抗HIV作用中藥的同時;還必須在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下組方應用。
中醫藥治療愛滋病的重點是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這在過去的研究中已得到證實,此次試驗中加做了患者的病毒載量,是想從病毒的角度觀察中藥的治療作用,但由於例數的關係,未能得出陽性的結論,中藥是否具有扶正(增加機體免疫力)和袪邪(降低病毒載量)的雙向作用,還需要從實驗室和臨床方面作進一步的工作,以期得出較為客觀的結論。
(收稿日期:2002-07-01)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1月 第9卷 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