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慢性疲勞綜合症的中西醫綜合治療體會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楊金英 朱文英
(浙江省縉雲縣中醫院 縉雲 312400)
慢性疲勞綜合症是指長期過度勞累引起的症候群,主要表現為倦怠疲憊,生理功能低下,工作欲減退,工作效率低等。西醫對此病缺乏特效療法。筆者自2000年2月以來,對診斷為該病的66例患者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66例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46例;年齡20~60歲,平均42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4年。患者均以疲勞為訴,各種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異常,也未找到明確的病灶,多處求醫罔效。中醫分型:肝氣鬱結20例,肝鬱火旺型6例,肝腎陰虛型10例,心脾兩虛型16例,脾腎陽虛型10例,痰濕瘀阻型2例。
2 治療方法
2.1 心理疏導
在病人就診過程中,儘量詳細詢問病史,包括職業、性格、學習工作情況、家庭關係、疾病史、家族史;在明確排除其他器質性疾病後,作出診斷,然後制定相應的個體化治療方案。要充分調動病人的積極因素,正確對待客觀事物,解除思想顧慮,樹立樂觀主義精神,通過心理疏導,使病人配合醫師共同制定相關的綜合治療措施。
2.2 西藥治療
西藥治療一般給予口服谷維素、維生素B1及對症處理等。
2.3 中醫中藥治療
肝氣鬱結型:治以疏肝解鬱法,用逍遙散合越菊丸加減。藥用柴胡10g,枳殼10g,當歸10g,生白芍15g,香附10g,川芎9g,白朮10g,茯苓10g,炙甘草5g,神曲10g。肝鬱火旺型:治以疏肝解鬱、清熱瀉火法,用丹梔逍遙散加減。藥用柴胡10g,枳殼10g,生白芍15g,生甘草5g,川楝子12g,牡丹板9g,炒山梔10g,龍膽草10g,綠梅花(後下)6g。肝腎陰虛型:治以滋養肝腎法,用杞菊地黃丸加減。藥用枸杞子10g,菊花10g,生地黃12g,山萸肉10g,淮山藥10g,澤瀉10g,牡丹皮9g,茯苓10g,墨旱連30g,女貞子15g,懷牛膝10g。心脾兩虛型:治以補養心脾法,用歸脾湯加減。藥用黨參30g,炒白朮12g,炙黃耆30g,當歸10g,炙甘草5g, 茯苓10g,炙遠志10g,棗仁15g,砂仁(後下)3g,雲木香5g。脾腎陽虛型:治以溫補脾法,用理中湯合右歸丸加減。藥用制附片(先入)10g,炮薑6g,黨參15g,炒白朮10g,炙甘草5g,菟絲子12g,鹿角膠(烊沖)10g,淮山藥15g,炒杜仲10g,砂仁(後下)5g。痰濕瘀阻型:治以化痰燥濕、活血祛瘀法,用二陳湯合丹參飲加減。藥手陳皮10g,法半夏10g,茯苓10g,白芥子6g,萊菔子10g,石菖蒲6g,鬱金10g,川芎6g,丹參30g,檀香6g,砂仁(後下)3g。
2.4 鍛煉運動
步行、伸展、握拳三項運動,每天鍛煉1~2次,運動量須按個人體質決定。
3 治療結果
3.1 療效標準
顯效:治療3d,疲勞症狀改善,出現全身輕鬆感,心情舒暢,連續治療4週,達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有效:治療1~2週後,疲勞症狀改善,連續治療8~10週,達到或接近正常人水平;無效:連續治療5週,疲勞症狀無改善。
3.2 結果
66例中顯效42例(其中肝氣鬱結型20例,肝鬱火旺型6例,心脾兩虛型10例,脾腎陽虛型6例),有效23例,失治1例(痰濕瘀阻型,因出差在外,服藥不便而中途停止治療),總有效率為98.5%。
4 體會
慢性疲勞綜合症是一種亞健康狀態,屬於中醫學中的“鬱證”、“虛勞”等範疇。古人認為情志活動的強烈刺激與過度“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素問‧舉痛論》曰:“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涼則氣亂,……思則氣結。”說明人的情志活動異常變化為病時,皆能傷及人身之氣。《素問‧宣明五氣篇》曰:“五勞所傷,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靈樞‧決氣篇》曰:“精脫者耳聾;氣脫者目不明;津脫者腠理開,汗大泄;液脫者骨屬屈伸不利,色夭,腦髓消,脛酸,耳數鳴;血脫者色白,天然不澤,其脈空虛;此其候也。”說明過度勞累也可傷及人體的氣血肌肉、筋骨而發病。因此,筆者根據本病出現的不同臨床症狀用不同的方藥進行治療。如:因情志所傷出現肝氣鬱結、情緒不寧症狀者,以疏肝解鬱為主,用逍遙散合越菊丸加減;因氣鬱化火出現肝鬱火旺症狀者,以疏肝解鬱,清熱瀉火為主,用丹梔逍遙加減;因過度勞累傷及肝腎筋骨者,以滋補肝腎為主,用杞菊地黃丸加減;因過度勞累傷及氣血,出現心脾氣血二虧症狀者,用歸脾湯加減;因勞累過度出現脾腎陽氣虛虧症狀者,用理中湯合右歸丸加減,此方溫中健脾益氣、溫補腎陽,藥力較強,須辦症準確,則療效顯著,但陰虛火旺之體,則應禁用或慎用;因過度勞累傷及脾胃,出現痰濕瘀阻之症者,用二陳湯合丹參飲加減,本方健脾和中、化痰燥濕、活血祛瘀,對久病成瘀者,也有治療作用。在中醫辨症用藥的同時,均加服西藥谷維素、維生素B1以調節植物神經功能;配合三項運動鍛煉和心理疏導,能增強患者的體質與抗病能力,提高治癒率。本綜合療法治療慢性疲勞綜合症,療效顯著,治癒率高,復發率低。
(收稿日期:2002-09-11)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3月 第10卷 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