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淺談中醫擇時治療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張新萍
(黑龍江省海倫市倫河醫院 海倫 152325)
1 病邪在表在上,午前清晨服藥最佳
病邪在上(胃以上)用催吐藥因高而越之,病邪在表用發汗藥因其輕而揚之。而最佳治療時間,《內經》提出“日未出時吐之”,張仲景提出“吐時辰巳午前,宜早不宜夜”。王好古《此事難知》強調“汗不厭早”,這裡的“早”乃早晚之早,即早晨上午之謂。說明發汗藥午前服,催吐藥清晨服為最佳時間。因此時服藥可藉助人體陽氣上升外達之機,加強藥物的上達外透之力,從而提高療效。筆者臨床治療外感病均囑午前服藥,療效滿意。
2 病邪在下,申酉服藥為最佳
病邪在下(胃以下),宜瀉下法治之。關於何時服藥最佳,張仲景提出“秋宜瀉”,這裡的“秋”指一日中的申酉時(即15~17時)。李東垣、張隱庵等均同意該觀點。張隱庵《傷寒論‧敘例》云:“秋宜下者,日晡人氣收降,因服下藥,亦順大時之大法也。”因為人體陽氣有晝夜盛衰的節律變化,申酉時陽氣沉降,臟腑傳導功能旺盛,故此時用瀉下藥,可提高療效。申酉時服藥,治便秘確能達到減少藥量,從而提高療效的目的。
3 水濕停聚,平旦服藥最佳
水濕停聚,宜行水利濕。《傷寒論》平旦服十棗湯攻逐水飲;王肯堂主張清晨服雞鳴散治療寒濕腳氣;《景岳全書》強調清晨空腹用舟車丸治療水腫。由此可見,行水利濕藥治療水濕停聚的最佳時間是清晨平旦。因水濕之邪多留陽分、氣分,平旦營衛之氣,由陰分行出陽分,此時服行水利濕藥,可藉營衛行陽之際,載藥直達病所;又可藉平旦人體旺盛之陽氣以增強藥物行水利濕之功。故臨床治療水腫,早晨空腹服藥往往療效更佳。
4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是虛證最佳服藥時間的總結。其含義有二:(1)在一年中,陽虛病人宜於春夏兩季補陽,陰虛病人宜於秋冬兩季滋陰;(2)在一日中(春指平旦,夏指日中,秋指日晡,冬指夜半),陽虛病人宜在清晨上午服藥溫補陽氣,陰虛病人宜於午後夜晚服藥滋補陰血。因為人體陰陽消長變化的節律足陽氣平旦初生,日中旺盛,陰氣午後初生,夜晚旺盛,故平旦日中補陽能激發人體陽氣的恢復,午後夜晚補陰能促使陰血的滋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腎陽虛的寒性哮喘,多屬腎虛肺實證候,往往發作於冬季。發作時治肺,緩解時補腎;但如果在春夏季溫補腎陽往往效果更佳。又如中風病人,多屬肝腎陰虛,好發於秋季,但若懂得秋冬季注意養陰,改善肝腎陰虧的內環境,就可減少中風病的發生。
5 臟腑病的最佳服藥時間為生旺季、生旺日和生旺時
臟腑病的最佳服藥時間是該臟腑功能旺盛之時,因為此時服,能藉助臟腑功能旺盛之時,鼓午正氣,糾正紊亂的生理節律,驅邪外出。而臟腑功能旺盛時乃是無行生克規律中的生旺季、生旺日和生旺時。
如肝病服藥的最佳時間為春夏季,丙丁甲乙日,寅卯時;心病的最佳服藥時間為夏、長夏季,戊己丙丁日,巳午時;脾病的最佳服藥時間為長夏與秋季,庚辛戊已日,辰戊丑未時;肺病的最佳服藥時間為秋冬季,壬癸辛日及申酉時;腎病的最佳服藥時間為春冬季,甲乙壬癸日及子亥時。
而臟與腑相表裡,故臟的最佳服藥時間也是腑的最佳服藥治療時間。
(收稿日期:2002-08-2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5月 第10卷 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