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玄七通痺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6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冷愛晶
(大連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大連 116011)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以關節病變為主的慢性全身性疾病,臨床上常見而難治。中醫多循“痺症”進行辨症治療。積極地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可以提高臨床治癒率和降低致殘率。筆者採用玄七通痺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56例,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1 臨床資料
按照全國中西醫結合風濕類疾病會議制訂的標準,選擇符合類風濕性關節炎診斷標準的患者86例,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男性20例,女性36例;年齡34~75歲,平均54歲;病程6個月~10年。對照組30例,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齡37~73歲,平均58歲;病程7個月~11年。孕婦及哺乳期婦女均不在選擇之內。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口服玄七通痺膠囊(南京中山製藥廠生產),每次4粒,每日3次,8週為一療程。對照組口服濕熱痺沖劑,每次10g(1袋),每日3次,溫開水沖服,8週為一療程。兩組治療期間停用其它療法與藥物,並注意觀察是否有不良反應。治療前與治療結束後,兩組均查血象。
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依據治療前後關節疼痛、腫脹、壓痛、功能障礙指數及晨僵時間、20m步行時間平均指數減少率,分為臨床治癒(改善>90%)、顯效(改善>60%)、有效(改善>30%)、無效(改善<30%)。
4 治療結果
經過1個療程(8週)治療,治療組56例中臨床治癒6例(10.72%),顯效30例(53.57%),有效18例(32.14%),無效2例(3.57%),總有效率 96.43%。對照組 30例中治癒2例(6.67%),顯效12例(40.00%),有效10例(33.33%),無效6例(20%),總有效率 80.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觀察期間均未見明顯不良反應。
5 討論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中醫學“痺症”範疇。在人體氣血營衛內虛的情況下,風寒濕邪侵入,導致體內經絡氣血痺阻;“不通則痛,寒濕之邪深久,氣機受阻,聚濕為痰,痰濁留滯,閉阻氣血,筋骨脈失去濡養,進而波及全身各臟腑。
玄七通痺膠囊主要成分為螞蟻、黃耆、重樓、老鸛草等20餘味中藥。方中螞蟻是君藥,螞蟻又名玄駒,早在《周記‧天官》及《禮記‧內則》就記載“醢以供天子饋食”,“醢”即為螞蟻幼蟲做成的醬。歷代文獻記載螞蟻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是珍貴的滋補品,亦是難得的良藥,且具有鎮痛、鎮靜、抗炎、補益肝腎、養精充骨、祛瘀通絡、搜風祛寒除濕、扶正法邪等功效;黃耆甘溫,有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的功效;重樓味苦、微寒,有小毒,可清熱解毒、通經絡、止瀉痢,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類風濕關節炎屬肝腎不足、寒濕痺阻症,療效較好。本臨床觀察期間未見明顯不良反應,故宜推廣應用。
(收稿日期:2002-08-22)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2月 第10卷 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