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公眾論壇

上一則 | 下一則
GAP藥材基地建设中的四大误区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建设GAP药材基地,是推进科技兴药,调整中药材生产结構,实现中药材生产规範化、标準化的有效途径。近两年来,基地建设有了一定发展。但在建设中也是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非常值得关注。具體说来,目前基地建设运行中明显存在以下四大误区。

重建设轻管理
GAP药材基地建设属於高标準、高投资、高回报的技术性系统产业工程,非一朝一夕,一哄而起所就能建设起来的,而且其建设之始就需要高效率的管理,且贯彻始终。但目前我们的一些基地建设却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在建设时能做到合理规劃,坚持标準,一旦大功告成,就好像目标任务已完成,放鬆了建成後的管理和维持,任其"自然生长"自然成熟",比如说药材品種的病虫害管理,按标準应施什麼,不应施什麼,施多少量,何时最適宜,就缺乏指导和监督,这怎麼能保证农药残留量保持在国家规定的标準之下,生产出合格的中药材原料,其它事项亦如此。管理就是效益,建设了不善於管理,何谈其为"基地",最多也不过是一项"政绩工程"罢了。

重生产轻市场
GAP中药材基地建设的核心之点,就是必须與市场需求相结合,需要什麼则種什麼,不能单纯讲什麼赚钱種什麼,否则只能是"多了是草",事倍功半,达不到基地建设的最终目的。遗憾的是,一些基地只考虑建设生产,没有对市场做深入的调查、考察和研究,对生产什麼,生产多少,心中无数,或只是模仿重複,跟着""跑。其结果是一種盲目,产品单一,形成新的卖难,使药农蒙受损失。如丹参吧,已基本是供需平衡,你还要大量種植,产下来的东西就是质量合格,谁要?所以应立足於当地品種资源優势,研究开发(種植)具有市场需求的合格品種,一句话,基地生产必须根據市场需求来组织生产和销售,形成生产的专业化、规範化、市场化,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中药材生产(種植)基地,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地道药材品種,从而取得基地效益的最大化。

重眼前轻长远
GAP基地建设的路是长期的,推行"大跃进"的方式,那種"一举成名"马到成功"的想法既不现实,更不科学。目前一些基地项目和種植技术引进过程中,过分地追求所谓"短、平、快"效应,只顾当前利益,一心想赚钱,而忽视了对一些见效慢,投入大,有风险,高效益的项目和品種不感兴趣而不认真的筹劃和落实,这是十分错误的。眼前利益要抓,不然调动不起积極性,但长远建设更要抓,否则就好比是沙地上造大楼,缺乏稳固的基础,其结果只能是"拾芝麻"之小利,而丢"收西瓜"之大局,弄不好,就走了半途而废的失败之路。

重展示轻效益
高产出、高质量、高效益是GAP中药材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特徵,也是其根本所在。但一些地方的基地建设,却走上了"业绩示範"的错误轨道,如有些是政府及部门靠行政命令打造起来的,轰轰烈烈招人眼目,"参观考察者"络绎不绝,根本不是经济管理的模式,结果导致管理不善,生产不好,不抵投入成本,入不敷出赔钱,让人们大伤其心。这显然是违背基地建设初终的。可以说,只重展示,只讲业绩,不讲成本,不讲效益,这样的基地建设是没有任何價值的。(汪兆信)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