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針灸加超短波為主治療小腿筋膜間隔綜合症40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卜衛軍 周漢京
(廣州軍醫直屬第一門診部 廣州 510080)
小腿筋膜有脛前、脛後和外側三個間隔區,其綜合症以脛前景為常見,又稱脛骨前肌綜合症、運動性肌痛、行軍肌炎、行軍壞疽及脛前間隔缺血性壞死綜合症等。脛前間隔為密封錐形空腔,由於長時間行軍運動致周圍肌肉水腫、充血、體積增大,空腔壓力增高,微循環障礙,即氣滯血瘀,經筋失養致神經肌肉麻痺癱瘓。常見於長跑、競走、武裝越野、長途行軍、踢足球外傷等項目,每年新兵入伍、新生入學軍訓多發此病。近2年來,筆者採用傳統醫學針灸療法加現代物理療法超短波治療40例,均獲得滿意療效,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治療組共計40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17~42歲,其中17~27歲36例;病程最長3個月,最短1週。對照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齡17~34歲,其中17~27歲27例;病程最長2個月,最短2週。
2 治療方法
2.1 治療組
2.1.1 針灸
主穴:(1)足三里、下巨虛、陰陵泉、三陰交;(2)陽陵泉、懸鍾、解溪、行間。備穴:環跳、委中、承山、昆侖、解溪等。處方交替,每日1次,瀉法為主,每次留針10min左右,拔針後加配對側曲池穴,同時輕微活動患肢5min。10d為一療程。
2.1.2 超短波療法
運用汕頭醫用設備廠出產的DL-C-B型超短波電療機,選用中號電極板,上下對置,電壓220V,電流50~80mA,治療時間15min,10d為一療程。
2.2 對照組
每日熱敷3次,10d為一療程。
3 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痊癒:關節疼痛、紅腫消失,活動自如,無腓神經麻痺受壓症狀。顯效:關節仍有輕度疼痛,紅腫基本消退,主動或被動屈伸下肢有輕微疼痛。好轉:關節疼痛腫脹有所減輕。無效:小腿前外側腫脹壓痛依舊,症狀無明顯改善。
3.2 結果
觀察1個療程後進行統計。治療組40例中痊癒10例(25%),顯效24例(60%),有效3例(7.5%),無效3例(7.5%),總有效率92.5%。對照組30例中痊癒0例,顯效3例(10%),有效9例(30%),無效18例(60%),總有效率40%。兩組療效比較,觀察組優於對照組(P<0.01)。
4 典型病例
李某,男,19歲,某部警衛連戰士,入伍2個月,近1月來,除周六、日外,每早進行5公里武裝越野訓練,白天體能操練,1週前左小腿外側出現持續而劇烈的疼痛,皮膚潮紅,有中度腫脹,經休息、貼止痛膏未見明顯好轉。查體:小腿前外側腫脹、壓痛、皮膚潮紅,查血沉、抗”0”正常,X光檢查脛腓骨骨質無異常,確診為脛前間隔綜合症。遂用此療法,每日2次。同時自我按摩陽陵泉、足三里、血安海、三陰交等穴,並指壓沖門穴2s,然後放開,反覆20次。3日後疼痛症狀大減,改為每日2次,同時配合下肢功能鍛煉。1週後症狀基本消失,潮紅消退。3個月後隨訪未復發。
5 討論
該病以青壯年為多,運動員及戰士較常見,因職業關係有劇烈運動史,部分病人非職業關係有急性外傷史。症狀表現為:劇烈運動中或運動後或突發外傷後小腿前外側肌肉疼痛,開始為鈍痛,很快劇痛,夜晚痛甚,難以入眠。檢查:小腿前外側腫脹,皮膚潮紅,局部皮溫增高,觸診壓痛明顯,脛前諸肌變硬等,血沉、抗“0”均正常,X光檢查脛腓骨骨質多無異常,個別創傷型患者可有脛腓骨骨折表現。
本病以運動型較為常見,即肌肉劇烈活動所致,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均不發生肌肉壞死,因此保守治療效果最為顯著。本組絕大部分病例均為此種類型。另有血管型及創傷型,均較為少見。血管型主要為血管受累,受累後無血管障礙為功能型,伴有血管障礙為解剖型;創傷型多為強大外部暴力作用後包括脛、腓骨骨折或較嚴重的軟組織挫傷,包紮固定過緊、止血帶壓迫時間過久、腔內注射等所致。血管型及創傷型為較嚴重的類型,可出現完全性足下垂,足背動脈搏動消失,由於腓神經受壓,可出現脛骨前肌群癱瘓,失去彈性,第一、二趾間背面的三角區感覺減退或消失。由於以上幾種原因迫使脛前間隙容積變小,內部組織腫脹、滲出或發生出血,使筋膜室內壓力增加,而妨礙小動脈及毛細血管循環,靜脈和淋巴回流障礙,引起肌肉缺血。若壓力不斷增加,進一步加重循環障礙,最後可導致肌肉與神經等組織發生壞死。
中醫學認為,血脈瘀阻,不通、不鬆、不榮是本病的病因病機。因此,治療宜行氣活血、利濕除痺。足三里、下巨虛、陽陵泉、懸鍾為本病經筋所在,為陽明少陽經過,經脈所過主治所及;陰陵泉、三陰交健脾滲濕、柔筋止痛。超短波電療能促進下肢血液循環,改善神經肌肉組織的營養狀態,減輕水腫,使炎症滲出物得以吸收。
治療中需注意的問題:(1)超短波治療時劑量50~80mA為宜,微熱量最佳。(2)此綜合療法適應於本症症狀較輕或呈慢性發病過程,血管型患者僅適用於無血管障礙的功能型患者,對解剖型患者或筋膜間室內壓力超過4.0kPa者,均應立即停止其保守治療,由骨科打開小腿前筋膜室行減壓手術處理,同時應用抗生素以防感染。
(收稿日期:2003-01-22)
(修回日期:2003-02-28)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5月 第10卷 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