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症30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孟 嫣
(北京中醫醫院 北京 10010)
筆者採用補陽還五湯加味治療原發性腎病綜合症,取得較好療效,現總結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診斷標準
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醫內科病症療疾標準》中“水腫”的診斷,並參照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協會及世界衛生組織臨床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原發性腎病綜合症的命名及診斷標準》。根據臨床表現的不同又分為I型和II型,在此以I型為主要參照對象。
1.2 一般資料
選擇符合上述標準的患者共57例,均來自本院門診和病房,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其中治療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齡16~62歲,病程7週~8週。對照組27例:男18例,女9例,年齡16~51歲,病程10週~9個月。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程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生黃耆50g,當歸尾、赤芍各10g,地龍、川芎各8g,桃仁6g,紅花4g。肝腎陰虛型加牛膝,腎陽虛型加人參、附子,水濕壅滯型加茯苓、澤瀉。對照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靜點。兩組均以4週為1個療程。
1.4 觀察方法
每日觀察患者症狀、體徵、舌象、脈象及有關反應,24h尿蛋白定量,血漿白蛋等項目,每週兩次尿常規及1次腎功能檢查。
1.5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1993年衛生部《新藥臨床指導原則》標準。
2 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療效比較(例)
組 別 | n | 完全緩解 | 基本緩解 | 有效 | 無效 | 緩解率(%) | 有效率(%) |
治療組 | 30 | 20 | 6 | 3 | 1 | 86.67 | 96.67 |
對照組 | 27 | 13 | 5 | 3 | 6 | 66.67 | 77.78 |
注:兩組比較,P<0.05
3 總結
本病屬中醫“水腫”範疇,多因肺脾腎三臟對水液代謝的失調而導致體內水液停留,泛溢肌膚,引起頭面四肢、腹部、其至全身浮腫,嚴重可伴有胸腹水。中醫治療本病,多採用益氣健脾利濕,溫腎壯陽利水,活血化瘀之法。補陽還五湯出自王清任《醫林改錯》,具有益氣補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原方主要治療半身不遂,“因虛致瘀”的病症。臨床具體運用時應辨症加減,在藥味和各藥用量上視具體情況化裁。方中生黃耆大補脾胃之元氣,使氣旺以促血行,祛瘀而不傷正,並助諸藥之力,故為君藥;當歸尾既能補血活血,又能散瘀止痛,有祛瘀而不傷好血之妙,為臣藥;川芎為“血中之氣藥”,辛香行散,溫通血脈,實具通達氣血的功效;赤芍、桃仁、紅花共助當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均為佐使之品。諸藥合用,使氣旺血行,瘀祛絡通。
生黃耆的補氣作用較強,可營養腎臟,降低血液粘稠度和血小板聚集,能提高病人的免疫功能,延緩病情進一步發展,改善血液循環,從而改善腎臟血流量。實驗證明,黃耆可減少尿蛋白排出和改善腎功能,並可增加蛋白合成率,降低分解率。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3月 第10卷 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