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中西醫結合治療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體會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劉穎,指導:劉雲鵬
(廣東省婦幼保健院集愛遺傳與不育中心,廣東 廣州 510010;荊州市中醫院,湖北 荊州434000)
在治療不孕症時誘發排卵或超排卵,部分患者可發生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OHSS),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徵是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體液大量外滲並繼發一系列的改變,從而導致腹水、胸水甚至彌漫性水腫、胃腸道不適、少尿、卵巢增大等,形成複雜的綜合征。嚴重者需採取治療性人工流產,中斷妊娠,個別患者因嚴重併發症死亡。近年來,由於輔助生殖技術的發展,此病有增多趨勢。當今,如何減少並處理OHSS已成為試管嬰兒技術的重點問題。筆者以辨證論治配合西醫治療本病獲得很好療效,現介紹如下。
1 溫陽化氣利尿,健脾補腎安胎
案例l:周某,女,31歲。因不孕在本中心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於2003年2月27日行取卵術,共取出卵子28個,3月1日植入胚胎3個,並於2月28日開始黃體酮肌注,3月4日開始腹脹,腹部逐步膨隆,體重逐漸加重,伴噁心、煩躁、睡眠欠佳,且於近日尿量較前減少。於3月10、12、14日分別行腹穿,每日放出腹水1500mL,並靜滴白蛋白100~150mL,同時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佳樂施等補液,監測BUN發現升高,擬“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收入院。入院後出現尿量少,僅250mL/d,總蛋白低,腹圍89cm,腹脹進一步加重。診為“重度卵巢過度刺激綜合征”。告病重,於3月14日請中醫會診。診時腹部脹大,少尿,小便不利,精神差,煩躁,短氣,不思飲食,舌淡紅,苔薄,脈弦軟。辨證為脾虛失運,水濕內停,膀胱氣化失司。治宜健脾益氣、溫陽利水。予全生白朮散合五苓散加減:桂枝6g,茯苓、澤瀉各10g,白朮15g,大腹皮、陳皮、車前子、生薑皮各10g。1劑後尿量即增多,小便通利;3劑後腹脹減輕。因在西醫婦科住院,繼予西醫對症治療,未再服中藥。直至3月28日又出現腹痛,陰道少量出血。查血已證實生化妊娠,再次請中醫會診,要求保胎。診時仍有中等量腹水,小便通利,舌質淡紅,苔白,脈軟滑。此為脾腎雙虧,沖任失固,脾失運化,水濕內停。治宜補腎健脾、益氣安胎兼以利水。處方:黨參、黃耆各15g,白朮30g,山藥、桑寄生各15g,熟地黃30g,菟絲子24g,山茱萸、枸杞子各15g,續斷12g,杜仲9g,白芍18g,阿膠、陳皮、砂仁、茯苓各10g,甘草3g。5劑後,陰道出血停止,腹痛消失,但仍感胃脹。因經濟困難,堅決要求出院。出院時腹脹同前,腹部膨隆,腹圍84cm(患者形體偏瘦),尿量正常。繼予原方加香附12g,帶藥5劑出院。1周後來診,腹脹消失,B超腹水僅27mm,可見胎心血管博動,繼予原方治療月餘,現患者孕3月餘,胎兒發育良好。腹水完全消失。
按:IVF—ET患者在超促排卵過程中易誘發OHSS,常規給予白蛋白靜滴及對症治療後,多能很快好轉。但此患者移植後發生重症OHSS,反復多次抽腹水及對證治療,效果不顯。又出現少尿,BUN升高,尿常規比重≥1.030等腎功能受損表-現,並於3月14日查血β-HCG200IU/L。此時西醫治療較棘手,中醫方面考慮以利小便、消腹水為第一要務。所謂急者治其標。予全生白術散健脾利水,五苓散溫陽化氣,通利膀胱。此時患者已有生化妊娠,桂枝溫通之品本應慎用,但此時非桂枝無以助膀胱氣化,《傷寒論》中治小便不利,多處用到桂枝。第156條“……其人渴而口燥、煩、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且“有故無殞,亦無殞也”。故用桂枝6g溫陽化氣;澤瀉、茯苓、車前利水;大腹皮、陳皮理氣除脹;白朮重用健脾消腫。藥後小便通利,尿量恢復正常,未再治療。直至10d後出現胎動不安,方來求治。此時小便雖利,但脾虛未複,故腹水未消,且又出現腎虛沖任不固。胎元系於脾腎,予安奠二天湯補益脾腎、固沖安胎,並加用黃耆益氣健脾利水;阿膠養血止血,妙在重用白芍養血斂陰、柔肝止痛;陳皮、砂仁理氣除脹;茯苓利水;後又加入香附疏肝理氣,並停用西藥。治療得當,取得滿意療效。
案例2:夏某,女,30歲。2003年6月13日在本中心行IVF—ET,於6月27日查HCG407IU/L,E24585pg/mL。2003年7月7曰E2,10000pg/mL。6月28日感腹脹,B超示:盆腔中量積水。給予白蛋白及低分子右旋糖苷輸入,並反復抽腹水4次,每次1500mL,之後腹脹稍有緩解,但次日腹水又起。西醫診斷:中度卵巢刺激綜合征,本周每2d抽腹水1次。昨日抽腹水1500mL,今日又感腹脹,尿少,昨日全天尿量350mL,伴兩少腹隱痛、疲倦、嗜睡,舌淡紅,苔薄黃,脈軟滑。予安奠二天湯合五苓散加減3劑。
7月11日二診:服藥後至今已3d尚未抽腹水,兩脅下已不脹,尿量已正常,800--1000mL/d。但仍感胃脹,腹脹,輕度嘔惡,兩少腹隱痛,腹圍90cm。服藥後大便溏。病已有轉機,繼守前方減桂枝、澤瀉,加黃芩、香附、砂仁、阿膠、黃耆,3劑。患者於7月13日抽腹水1次,西醫治療同前。7月15日三診:訴服藥後兩少腹疼痛消失,尿量可,仍腹脹,近日輕度咳嗽。予保胎無憂散加黨參、茯苓皮、香附、黃芩。3劑後腹脹消失,腹圍降至80cm。B超示雙胎妊娠,胎兒成活,OHSS控制出院。出院後又出現陰道少量出血,予補腎涼血安胎而癒。
按:此患者因虛象較顯,故在重補脾腎的基礎上溫陽化氣行水,後又感風寒,肺氣不宣,故予保胎無憂散調理氣機,兼以疏散風寒,加黨參、茯苓皮健脾利水,香附疏肝理氣,黃芩清熱安胎,諸髒調順,3劑後腹水即完全消失。
2 滋陰清熱燥濕,反佐溫通化氣
案例3:劉某,女,31歲。2003年9月8日因不孕行IVF—ET治療。移植當天感腹脹,B超見盆腔少量積液。與白蛋白50mL輸入,以預防OHSS。4d後腹脹加重,影響睡眠,尿量偏少,輕咳,口乾喜飲,舌紅,苔黃厚,脈沈弱。與保陰煎和五皮飲、五苓散加味。3劑。
2003年9月14日二診:尿量增多,腹脹緩解,已無口乾。繼守上方加黃耆,3劑。
2003年9月18日三診:訴服藥後腹脹減輕,腹圍縮小,但停藥2d後腹脹加重,尿量減少,24h尿量500~600mL。每日給予白蛋白、低分子右旋糖酐輸入。於IVF—ET14d後測血HCG186IU/L,E22727pg/mL,P4大於160。繼與原方口服,療效不顯。住院監護,西醫繼予以上對症治療,並隔天抽腹水1400mL,共3次,腹脹雖當時能緩解,但移時又起,伴少尿、咳嗽、不能平臥。腹圍由71cm漸漲至84cm,並有陰道少量出血等先兆流產現象。急來求中醫診治。予保陰煎合通關丸加味後,於第2天午後感尿道口疼痛,繼而有血塊排出,尿量增加,陰道出血減少。病情出現轉機,繼守保陰煎合二至丸加味調理,腹水漸消,諸症消失。痊癒出院,現孕4月餘,胎育正常。
按:本例患者素體濕熱較甚,促排卵後脾虛水濕內停,水精運化失常更至陰虛濕熱內阻,膀胱失於氣化,小便不通。用保陰煎滋陰清熱燥濕,兼以補腎安胎;五皮飲合五苓散健脾利水通溺。初用有效,停藥2d後複用罔效。此時患者病情較重,靠抽腹水及補充白蛋白維持,因少尿予速尿肌注,雖尿量有所增加,但移時反復。而此時又證實妊娠,出現陰道流血等先兆流產現象。中藥宜在安胎的同時解決小便及腹水的問題。故在保陰煎的基礎上加入通關丸清熱燥濕、滋陰利尿。通關丸出自《蘭室秘藏》,由知母、黃柏、肉桂組成。黃柏、知母清熱燥濕、滋陰降火,更配以肉桂反佐溫通,助膀胱之氣化。藥後下竅通利,小便得行,腹水得消,同時胎孕得安。
3 體會
中醫學雖無OHSS病名,但視其症狀、體征,則與“子滿”有相似之處。臨床多見脾腎陽虛、陰虛濕熱內阻兩型。脾虛水濕內停,或陰虛濕熱內阻,膀胱氣化失司,形成腹水、少尿。又沖脈麗于陽明,沖氣夾水氣上逆肺胃而致咳嗽、嘔惡。西醫以支援治療為主,在少尿期主張合理使用速尿,但因使用速尿後尿量突然大量增多,易致電解質紊亂,且藥效過後仍少尿,故大多數醫家主張慎用速尿。而中醫如辨證準確,用藥得當,有較好的通利小便、恢復腎臟功能作用,且藥效持續和緩;如有妊娠可同時安胎。除以上3例行IVF—ET成功妊娠後發生OHSS者配合中藥治療外,筆者還治療了數例促排卵後發生OHSS未移植和移植後未成功者,結合中藥能明顯縮短病程,減少白蛋白用量,減輕患者治療費用,顯示了中藥的優勢。
(收稿日期:2004—03-17)
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4年11月第11卷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