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肅肺湯治療小兒哮喘74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筆者自擬肅肺湯治療小兒哮喘取得滿意療效,現將近年治療的74例總結報導如下。
1一般資料
74例來源於近5年我院門診病例,均符合中國中醫藥行業《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ZY/T001.4—94)。其中男性42例(57%),女性32例(43%);年齡最小者5個月,最大者14歲,其中1歲以下4例(5%),1~3歲24例(32%),3~5歲29例(39%),5~7歲14例(19%),7歲以上3例(4%)。
2治療方法
肅肺湯組成:炙麻黃、浙貝母、地龍、麥冬、牡丹皮、連翹、射幹、黃芩、苦杏仁、甘草。臨證加減:發熱加青蒿、生石膏;涕清、噴嚏加蒼耳散;喘甚加白芍、細辛、艾葉;咳甚加炙百部、枇杷葉;痰多加二陳湯;痰黃加梔子、黃連、膽南星;痰少加桔梗、遠志;聽診出現濕性羅音加桑白皮、葶藶子;大便溏泄加蒼朮、金櫻子。煎服法:採用單味中藥配方顆粒直接加水調勻,分次服用。年齡較小的兒童可稍佐蜂蜜、白糖等調味。以3劑爲一療程。
3治療結果
根據中國中醫藥行業《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評定療效,結果74例經1~5個療程治療後,症狀體征大多痊愈或明顯改善,治癒45例,其中1個療程治癒2例,2個療程治癒6例,3個療程治癒18例,4個療程治癒10例,5個療程治癒9例;好轉20例,其中1個療程好轉2例,2個療程好轉3例,3個療程好轉4例,4個療程好轉4例,5個療程好轉5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87.8%。
4典型病例
何某,女,3歲4個月。反復哮喘1年多。本次發病5周,曾非那根、舒喘靈、氨茶鹼、必可酮、強的松等多種藥物治療,病情反復難愈,改中醫診治。證見:咳嗽頻頻,喘息有聲,面色蒼白,食慾不振,神萎、多汗,舌淡、苔白,脈象細數。聽診:雙肺哮鳴滿布,呼氣延長,其間夾雜少許細濕羅音。診斷:哮喘,證屬虛實夾雜。處方:炙麻黃、浙貝母、桑白皮、葶藶子、連翹、射幹、黃芩、牡丹皮、白芍、苦杏仁、甘草。採用深圳三九藥業單味中藥配方顆粒,每日1劑,早、中、晚分服。1個療程後,咳嗽、哮喘明顯減輕,精神活躍,食慾增加,大便稍溏。聽診:雙肺哮鳴音大部消失,濕羅音偶見。原方加蒼朮,再服1個療程,咳嗽、哮喘停止,諸症平息。聽診:雙肺哮鳴及濕性羅音消失。病告痊愈。
5討論
哮喘是小兒常見的以發作性咳嗽、哮鳴氣促、呼氣延長為特徵的肺部疾患。3~5歲兒童發病率較高,常於春秋兩季反復發作,難以根治。筆者觀察,哮喘患兒大多先天肺臟嬌嫩,對多種具風邪特徵的異氣(致敏物質)有所不耐,若有感觸,即可引發。病理表現為氣道攣急,宣降不利,津液敷布失常,宗氣生成不足,心脈推動無力,甚則變生厥脫等證。而脾之運化、肝之疏泄、腎之攝納也常受其累。如稟賦不足,內外相引,遷延日久,則病情複雜難治。若把握好祛風緩急、宣通肺氣、調和血脈、柔肝養心、豁痰利竅、健脾除濕、益氣固表、納氣平喘等治療方法,悉心調理,也不難治癒。肅肺湯以炙麻黃為主,地龍、牡丹皮、浙貝母、麥冬、苦杏仁、黃芩、連翹、射幹、桔梗為輔,甘草調和諸藥。全方重在祛風解痙、宣肺平喘、清肺豁痰,以儘快控制病勢,免生變證。如靈活加減,于哮喘初、中期運用,可獲良效。(收稿日期:2004-06-08)
來源:《中國中醫藥資訊雜誌》2004年12月第11卷第1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