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雙活通痹湯外用治療骨質退行性病變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葛延全 尚 銳 趙宗剛
(山東省建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職工醫院 濟南 250022)
筆者自1996~1999年應用雙活通痹湯(自擬方)濕敷保溫法治療增生性頸、腰椎炎,增生性膝、踝關節炎52例,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1 一般資料
52例中,男32例,女20例;年齡39~79歲,平均52歲;病程最短10d,最長24年,其中1年以內31例,1~5年18例,6年以上3例,平均3.25年;增生性頸椎炎11例(合併椎管狹窄2例,頸椎病2例),增生性腰椎炎18例(合併椎管狹窄3例,椎管內纖維瘤部分切除術後1例,腰椎3~4半脫位1例),增生性膝關節炎21例,增生性踝關節炎2例。
2 診斷標準
按1995年全國統編教材《中醫內科學》、《推拿學》中有關診斷標準。其中49例經X光片確診,9例CT片確診。
3 治療方法
雙活通痹湯主要藥物:生川烏、威靈仙、透骨草、伸筋草、秦艽、乳香、沒藥、當歸、丹參、葛根等。頸椎病變加薑黃、羌活;腰椎病變加川牛膝、肉桂;膝、踝關節病變加獨活、木瓜。
配製方法:將藥物置砂鍋或搪瓷容器內加清水2500~3000mL、陳醋250mL浸泡1h後,用文火濃縮至400~500mL。
操作方法:將純棉毛巾或枕巾置藥液中浸透後,將其取出擠壓至不流藥液為宜並對成約100~120cm2或適宜面積,溫度以患者能夠適應為準(急性發作者24h內其溫度<37℃),放置病變部位,再將40~50℃的暖水袋放置藥巾上(保持藥巾溫度),30min/次,1~2次/d,1週為一療程。
4 療效觀察
4.1 療效標準
臨床治癒:症狀全部緩解,關節功能活動正常,治療≦1個療程,能從事原職工作,12個月以上無復發;顯效:症狀緩解4/5,關節功能恢復85%~95%,治療>1~2個療程,可從事原職工作,6個月以上無復發;好轉:症狀緩解2/3~4/5,關節功能活動恢復70%~80%,治療>2~3個療程,可從事輕工作,3個月以上無復發;無效:治療1個療程症狀、關節功能無緩解或緩解不明顯。
4.2 治療結果
臨床治癒32例(62%),顯效11例(21%),好轉6例(11%),無效3例(6%),總有效率94%。治療1個療程者35例(67%),>1~2個療程者11例(21%),>2~3個療程者6例(12%)。頸椎病變臨床治癒6例(55%),顯效2例(18%),好轉2例(18%),無效1例(9%);腰椎病變臨床治癒11例(61%),顯效3例(71%),好轉2例(11%),無效2例(11%);膝、踝關節病變臨床治癒15例(65%),顯效6例(26%),好轉2例(9%),無效0例。
5 典型病例
某男,39歲。腰痛臥床5d站立、行走時刺痛加重,既往發病1次。平素雙下肢、腰部酸軟無力。左下肢直腿抬高、4字試驗(+),X光片示腰4~5骨質增生,拒絕CT檢查。診為增生性腰椎炎,藥用隻活通痹湯加川芎、川牛膝、木瓜各20g,使用藥液濕敷保溫法,2次/d,治療3d,腰痛消失,腰椎關節功能恢復正常。
6 小結
骨質退行性病變屬於痹症、腰痛等範疇,多見頸、腰、膝、踝等關節,主要表現為疼痛、關節功能活動受限,發病多見中老年人群。其內因多為腎氣虧虛,精血不足,髓海空虛,骨失所充,經脈失養;外因責之風寒濕邪,留滯經絡,或為久坐伏案,經氣不暢,氣血瘀阻,血脈凝澀。常因貪涼受風、動姿失常、過度用力而致病發,正如《七松岩集‧腰痛》中云:“虛者,是兩腎之精神氣血虛也……實者……經絡血脈之中,為風寒濕之所浸,閃肭銼氣之所礙……濕痰瘀血凝滯不通而為痛”。雙活通痹湯由《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之“活絡丹”與《醫學衷中參西錄》的“活絡效靈丹”相合,減草烏、地龍、天南星,加威靈仙、葛根、透骨草、秦艽、伸筋草等組成,法宗《素問‧至真要大論》“客者除之……結者散之,留者攻之……逸者行之……浴之”之意,功可溫經活血、通絡止痛。外用濕敷保溫法,藥物直達病,藥效發揮充分,避免苦藥內服,而無礙胃之弊,患者易於接受,症狀緩解明顯。經臨床觀察遠期療效較佳。
(收稿日期:2002-11-08)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4月 第10卷 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