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旦助陽、暮斂陰治療老年功能性夜間尿頻的臨床觀察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廖品東 陳學先 羅 敏 肖 丹 溫伯平
(成都中醫藥大學 成都 610075)

  中醫學認為,天地由陰陽構成,陰陽之間處於永恆的規律性的運動與變化之中。其中晝夜陰陽節律是最典型、最普遍以及最重要的節律,自然之陰陽作用與影響著人體,並決定了人體的陰陽。早在《內經》就有平旦人氣生,日中陽氣隆,日西陽氣衰少,夜半人氣入臟,周而復始,節律變化的記載。天人正是通過陰陽達到了高度統(合)一。根據天人的這種晝夜節律,我們假設,如在平旦陽氣當升之時,投以陽藥,而在日暮陽氣當內斂之時,給以陰藥,對於人體陰陽的調節似乎更符合中醫辨證論治原理和天人合一規律。故自擬了助陽的旦丸和斂陰的暮丸組成陰陽藥對,並以老年功能性夜間尿頻這一典型的節律異常症候為觀察對象,比了它與傳給藥去對改善夜間尿頻的效果,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觀察對象
  在四川某老年大學對老年人夜間小便次數進行普查的基礎上,選取夜間小便次數平均在3次(包括起床後的那次小便)以上者58例,其中男26例,女32例;最大年齡80歲,最小46歲,平均61.8歲。所有入選者均排除心、腎衰竭,男性經指檢無明顯前列腺腫大。按隨機的原則將其分為實驗組30例,對照組28例。

1.2 觀察方法與指標
  按平時作息規律,解盡小便上床入睡起至次晨起床止的一段時間裡,記錄其小便次數、小便量(第二天以量杯量取)及睡著的時間。連續記錄3d,求其平均值。分別於服藥前後各觀測1次。

2 治療方法
2.1 藥物組成及製劑
  實驗組旦丸主要藥物組成為鹿茸、紅參、肉桂、車前子、茯苓等;暮丸主要藥物組成為熟地黃、棗皮、白芍、海螵蛸、覆盆子等。另取與旦、暮丸藥物及劑量完全相同的藥物混合為旦暮混合丸。將上述藥物根據目前國內公認較好或用得較多的方法分別進行提取、濃縮後,得到旦丸、暮丸和旦暮混合丸3種膠囊,每粒膠囊重0.5g。所有製劑由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完成。

2.2 服藥方法
  實驗組早服旦丸6粒,晚服暮丸6粒,均空腹服用;對照組於早晚服旦暮混合丸各6粒,25d為一療程。

3 結果(見表1、表2)        _
表1 實驗組治療前後指標變化情況(x±s)
治療前
治療後
尿次
3.56±1.20
2.65±0.97
6.21
<0.01
尿量(ml)
740.68±247.06
601.7±226.90
4.03
<0.01
睡眠時間(h)
5.89±1.46
6.42±1.54
-3.03
<0.01
                   _
表2 對照組治療前後指標變化情況(x±s)
治療前
治療後
尿次
3.40±1.08
2.77±0.76
2.43
<0.05
尿量(ml)
762.73±215.33
700.73±215.21
2.12
<0.05
睡眠時間(h)
5.89±2.34
6.23±1.25
-1.30
>0.05

4 討論
  本實驗對象為老年功能性夜間尿頻,這是發生於特殊年齡(老年)、特殊時間(夜間)的一種津液疾病。特殊年齡決定了其多虛,特殊時間提示了天人關係(節律)紊亂。所以我們認為腎氣不足,元陽衰微,三焦膀胱功能失眠不能正常溫化、蒸騰水液,寒氣下趨,關門不固為其主要病機。因此,應以溫補腎中陽氣、斂陰縮泉治之。對照組正是這種治法的體現,它以參茸為君,填補腎中精氣;以肉桂溫陽散寒;車前子、茯苓化氣行水;海螵蛸、覆盆子縮泉止溺;熟地黃、棗皮、白芍為佐,取陰中求陽之意。諸藥相伍能減少夜間小便次數和夜尿量。

  傳統治法雖然有效,但認真分析不難發現,它有如下缺陷:(1)它立足於調補人體自身內部的陰陽,而沒有看到人體生存環境變化,以及這種陰陽變化對人體的即時作用。(2)其陰中求陽是將陽藥與陰藥混雜於同一個處方中,這種相反的配伍方法,作用機理更複雜,是否影響療效不得而知。(3)每日3次或2次服用同樣的方藥,對於節律異常的一些疾病治療是難以有所突破的。本研究立足於克服上述缺陷,探討新的治療方法。旦助陽,即平旦至日中,當天人陽氣升發之時,用藥以溫陽益氣、提神利水為主,助陽以興;暮斂陰,即黃昏,天人陽氣下降、陰氣生長之時,投以益陰縮泉、鎮靜安神之品,益陰以潛陽。由於人體的小便量在一天24h內總量是恆定的,所以白天患者小便得出,夜間則小便量次必然減少。這種治法才真正體現了天人合一,更符合辨證論治精髓。

  清醒和睡眠是一對矛盾,失眠也屬節律紊亂。筆者在研究中發現,失眠和夜間尿頻是互相影響,傳統用藥的對照組雖能減少夜間小便量次,但不能增加睡眠時間。而旦助陽、暮斂陰的治法,卻在減少夜間小便量次的同時,延長了睡眠時間。這是因為旦助陽則人處於興奮狀態,神清氣爽;而暮斂陰,則又使人處於抑制狀態,加之白天未瞌睡,才有了夜間睡眠的香甜。如在相同的睡眠時間內比較夜間小便量次,則實驗組的療效將更加明顯。可見根據陰陽時辰不同而用藥的治療方法,的確值得重視與深入研究。

(收稿日期:2002-06-21)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2月 第9卷 第12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