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平
(湖北省武漢市第五醫院 武漢 410013)
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治療女性不孕症,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 以現代醫學的檢查方法明確診斷
女性不孕症的病因很多,治療時應全面檢查。筆者常規的檢查方法有子宮輸卵管造影,子宮輸卵管通液,盆腔B超檢查,性激素水平、抗精子抗體、精液質量檢查等,必要時可作腹腔鏡、宮腔鏡等檢查。
2 針對病因綜合治療
2.1 排卵障礙性不孕
此類患者多有月經不調或閉經,超聲波檢查可見卵泡發育不正常或見多囊卵巢,基礎體溫多呈單相或高溫相少於12日。中醫辨症多見腎虛,或兼肝鬱,或挾痰濕,或兼氣滯血瘀。治宜調經促排卵,而調經重在補腎,一般多在補腎調經的基礎上佐以補養氣血、疏肝解鬱、健脾化痰、行氣活血等,以調整體內陰陽平衡,促進生育功能。
具體方法:(1)經潮至經淨服用調經種玉湯(當歸、川芎、吳茱萸各12g,熟地黃、香附各15g,白芍、茯苓、陳皮、牡丹皮、延胡索各10g)。(2)月經周期第5天開始服用克羅米芬,50mg/次,1次/d,連用5d。(3)月經周期第10日,服用補腎活血中藥,據症佐以疏肝解鬱、健脾化痰。方用六味地黃丸、小柴胡湯、導痰湯等加減運用,共促排卵。
2.2 輸卵管因素所致不孕
此類患者作子宮輸卵管造影檢查,常見輸卵管阻塞或輸卵管遠端積水,腹部B超檢查可見附件增粗或見附件包塊。中醫認為,其主要病機是氣滯血瘀,胞脈受阻。對於輸卵管阻塞或輕度積水者可作通液;對輸卵管積水較重者可用中藥灌腸加理療,或用活血化瘀通絡方,佐以行氣或溫經散寒,鬱久化熱需加用清熱解毒藥。
具體方法:(1)通液治療。以20ml生理鹽水,加入慶大霉素8萬u、佳爾鈉粉針劑0.918g、地塞米松10mg、玻璃酸酶1500u,共為24ml,緩慢注入宮腔。一般在月經乾淨後3~8d進行,視輸卵管阻塞程度決定每個月經周期通液次數;對阻塞較嚴重者,每個月經周期的治療次數為3~5次;輕度阻塞或通而不暢者,每個周期只通液1次,於月經乾淨3~5d進行。(2)綜合治療。輸卵管阻塞病變常遷延日久,纏綿難癒,一般多採用綜合措施,除內服中藥外,可同時配合中藥保留灌腸和超短波理療。取紅藤、丹參各20g,赤芍12g,三稜、莪朮各15g,黃柏12g,敗醬草20g,皂角刺、土茯苓各15g。加水濃煎至100ml,藥液溫度為38~39℃,每日排空大便後保留灌腸,灌腸後作腹部超短波理療15min。10~15次為一療程,可連用2~3個療程。經期停用,3個月後作通液檢查或造影檢查。
2.3 免疫性不孕
患者或有宮頸炎或宮頸糜爛,或查血AsAb陽性。此症多由肝腎陰虛、精血虧損、胞脈失養或陰虛火旺,血海蘊熱而不孕。宜局部治療與全身治療相結合。具體方法:每月於經淨後在宮頸處噴撒“潔優神”,1次/d,連用5d;同時口服中藥“還精煎”,10ml/次,2次/d,連用2個月。
3 體會
不孕症的發病因素是多方面的,臨床單一症型較少見,常常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同時存在,或男女雙方同時存在問題。因此在治療方面應同時採取多種方法進行治療,其中中西醫結合是筆者常用的治療方法。用現代醫學的診斷方法明確其病理生理過程,用中西藥各自的優勢,辨症與辨病相結合,整體治療與局部治療相結合,女方治療與男方治療相結合,藥物治療與心理治療相結合,才能提高療效。對某些原因引起的不孕症起到較單獨使用中藥或西藥更好的效果。當然,中西醫結合並不是指整個治療過程都中西藥合用,而是使兩個方法有機地結合以提高療效,做到既簡化治療方案,減少西藥的副作用,又提高治療效果。
(收稿日期:2002-09-11)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2月 第10卷 第2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