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針藥、推拿治療臂叢神經損傷34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鍾 琪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頤老園 廣州 511400)
近年來,筆者採用針藥、推拿治療臂從神經損傷34例,療效滿意,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34例中男21例,女13例;年齡最小3個月,最大45歲;損傷類型:挫裂或撕裂傷15例,牽拉傷8例,擠壓傷7例,產傷4例;損傷神經種類:正中神經19條,尺神經19條,腋神經34條,肌皮神經34條,橈神經32條。損傷神經程度:神經部分損傷19例,完全損傷15例。15例行神經斷裂吻合術。
34例患者均有損傷病史,有臂叢神經中的5大神經(正中、橈、尺、腋、肌皮神經)中的2條產生損傷,出現上肢無力或癱瘓;非開放損傷的19例均經肌電圖檢查,確定損傷神經及損傷程度。
2 治療方法
2.1 電針療法
選穴:肩髃、臂臑、曲池、手三里、合谷、肩髎、肩貞、天泉、曲澤、列缺、少海。常規消毒後,根據穴位深淺進針適當深度,連接G6805型電針治療儀,用斷續波刺激,電流強度由小逐漸增大,使病人出現肌肉節律性收縮,通電30min,每日1次。
2.2 中藥內服
給予補陽還五湯,藥用:生黃耆 120g,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各10g。每日1劑,水煎分2次溫服。
2.3 推拿
舒筋活絡法:病人坐位,醫者立於其患肢側,用拇、食、中、無名指在患側肩部反覆按揉10次;然後用拇、食、中指按揉肩井、肩髃、肩髎、曲池、合谷穴,以穴位有酸麻脹感為度;再用小魚際部法於患側肩部、上臂、前臂屈伸側肌肉各5次。
點穴法:病人坐位,醫者一手握住患者患肢腕部,使患者掌心向下或向上,另一手用中指或用拇、食、中指末節於一體因循手三陽經或手三陰經,分別從近端點至腕部施用點穴法各3次。注意力量要適中,避免搖、抖手法,以免加重神經損傷。
運動法:病人坐位,醫者立於患側,進行患肢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指掌關節、指指關節的被動運動各10次,根據病情的進展,適當增加患肢關節的主動運動、抗阻運動。注意關節運動時須根據病情循序漸進,慢慢增大活動範圍,切忌粗暴用力,加重神經損傷。
以上治療1個月為一療程,療程間隔休息2天。
3 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功能評價按英國醫學研究院的神經外傷學會標準,肌力運動功能分為六級(M0~M5),感覺功能分為6級(S0~S5)。療效評定按運動及感覺功能綜合評定,分為優(M4以上,S3或S4)、良(M3,S3)、可(M2,S2)、差(M1或M0,S1或S0)4級。所有病例治療結束時均進行了肌電圖復查,並進行1年的隨訪,如神經功能恢復已達優即停止隨訪。
34例中平均治療時間為4個月,最長為1年6個月,最短為3個月;34例中,優22例(64.7%),良6例(17.6%),可4例(11.8%),差2例(5.9%)。
4 典型病例
朱某,男,45歲,工人,因左上肢癱瘓,肌肉萎縮2月,伴左上肢感覺喪失於1995年10月7日初診。詢問病史,得知患者2個月前被人用刀砍傷左肩部,致左上肢活動喪失。經外科神經血管、肌腱吻合術,傷口癒合,但左上肢癱瘓。漸出現肌肉萎縮,感覺喪失。曾在外院口服或肌注維生素B1、B12、B6治療,療效不佳。體查:左肩部有長約5cm、6cm的2處疤痕,癒合良好。左肩、肘、腕、掌指關節、指指關節活動功能喪失,左上肢比健肢萎縮3cm,左上肢感覺喪失,腱反射消失。有時乏力,短氣,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澀。西醫診斷為臂叢神經損傷,中醫診斷為痿症,症屬氣虛血瘀,治宜補氣活血、祛瘀通絡。採用電針上述穴位,每日1次;方用補陽還五湯,每日1劑;推拿,每日1次。共治療12個療程(1年)後,患者左上肢各關節活動正常,肌力4級或5級,無肌肉萎縮,感覺恢復正常,復查肌電圖,結果示左上肢各神經傳導速度正常,被支配肌基本正常。隨訪1年,患者左上肢功能正常,能進行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5 討論
臂叢神經損傷是由於外傷所致而產生的上肢無力或癱瘓,感覺減弱或喪失,屬中醫痿症,症屬氣虛血瘀,治宜補氣活血、祛瘀通絡。針刺選穴多以手陽明經穴為主是因為陽明為多氣多血之經,“治痿獨取陽明”,針刺手陽明經穴可疏通全身氣血,潤養筋脈。輔以手陰經經穴通經活絡。採用電針斷續波可改善神經末梢循環,興奮癱瘓肌肉,提高肌力,恢復運動功能。
補陽還五湯中重用黃耆,大補元氣,氣旺血行;配以歸尾活血;赤芍、川芎、桃仁、紅花助歸尾活血祛瘀;地龍通經活絡。諸藥相伍,氣旺血行,瘀祛絡通,邪去正復而病癒。有研究表明,補陽還五湯可加速受傷神經的軸漿運輸,並增加神經髓鞘數,對神經的血液供應和局部微循環有改善作用。
推拿中揉、按、滾、點穴手法活血祛瘀,通經絡,配合各關節的被動、主動和抗阻運動,可防止肌肉萎縮,增加各關節的活動度,防止關節粘連、僵硬,增加患肢的血液和淋巴循環,促進神經和肌肉的生長。
治療中觀察到,發病後治療越早療效越好;部分神經損傷者治療結果優良率高於完全損傷者。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是提高本病療效的關鍵。
(收稿日期:2002-08-2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2月 第10卷 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