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中西醫結合、內外合用治療復發性口瘡36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李成河
(山西省陽泉市中醫院 陽泉 045000)

  復發性口瘡是一種最常的口腔黏膜疾病,發病率高,男女老幼均可發生。目前病因尚不明確,還沒有特效藥物和治療方法。自1998年1月~2001年12月,筆者採用中西醫結合療法,內服外塗合用治療36例,並與單純西藥治療的31例對照比較,療效滿意,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本組67例均為1998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門診患者。診斷標準參照《簡明口腔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予以確診。按就診順序單雙日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36例,男15例,女21例;年齡23~50歲;病程1年4個月~11年,平均2年4個月。對照組31例,男13例,女18例;年齡25~48歲;病程1年6個月~10年,平均2年1個月。全部病例均為舌、頰、唇內黏膜散在綠豆及黃豆大小潰爛點,表面灰白,周圍黏膜色淡紅或不紅,此癒彼起,反覆發作,遷延不癒,影響說話和進食。排除糖尿病、白塞氏病等。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病情等方面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2.1 對照組
  (1)口服維生素C,每次0.1g,每日3次;複合維生素B,每次2片,每日3次。(2)皮下注射轉移因子針(湖南郎力夫製藥有限公司),每次2ml,隔2日1次(用10次)。(3)含漱複方硼砂液(硼砂15g,碳酸氫鈉15g,液化酚3ml,甘油35ml,蒸餾水1000ml,加4倍水稀釋),每日3次飯後漱口。

2.2 治療組
  (1)西藥口服、反下注射同對照組。(2)辨症分型加服中藥。參照《中醫症狀鑒別診斷學》分兩型。陰虛火旺型:瘡面色淡紅,周圍微紅腫,疼痛晝輕夜重,伴心煩失眠,手足心熱,舌紅苔少等。給予甘露飲化裁:熟地黃15g,生地黃12g,天冬10g,麥冬10g,石斛15g,茵陳12g,枳殼6g,知母12g,元參15g,黃柏5g。中氣不足型:瘡面色淡,周圍不腫,疼痛較輕,伴神倦短氣或納少便溏。給予黃耆建中湯合四君子湯:黃耆20g,桂枝9g,白芍12g,飴糖30g(另沖),甘草6g,人參6g,白朮10g,茯苓10g,紅棗5枚。若苔黃口苦者,酌加茵陳10g、金銀花15g。均每日1劑,分早晚兩次服。服15d後,陰虛火旺型改服知柏地黃丸,中氣不足型改服補中益氣丸,均每次1丸,早晚服,服15d。(3)瘡面外塗藥:青黛5g、冰片0.6g、五倍子1g研細面,以蜂蜜30g調成糊狀,每日3次,漱口後外塗藥糊,瘡面癒合即停用。兩組均以30d為一療程。

3 療效評定
  臨床治癒:舌、頰、唇內等潰爛點癒合,口腔黏膜恢復正常,症狀消失;好轉:口腔黏膜潰爛點大部癒合,症狀明顯減輕;無效:口腔黏膜潰爛點無減少或縮小,症狀未減輕。

4 結果
  1個療程結束後,治療組臨床治癒29例(80.6%),好轉5例(13.9%),無效2例(5.5%);無效2例中1例未堅持服中藥,總有效率94.5%;經追訪,6個月內無復發。對照組臨床治癒16例(51.6%),好轉9例(29.0%),無效6例(19.4%),總有效率80.6%;經追訪,6個月內有4例復發,改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達到臨床治癒。兩組比較,治療組明顯優於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5 討論
  復發性口瘡屬中醫學“口瘡”、“口舌生瘡”、“口糜”等範疇,且屬虛證,其發病與心、腎、脾、胃有一定關係。因心脈布舌上,舌為心之苗,腎脈挾舌本,脾脈布舌下,脾開竅於口,胃脈挾口環唇等。其發病機理多責之於心腎陰虛,虛火上炎或中氣不足,陰火內生,如《雜病源流犀燭‧口齒唇舌源流》:“中氣不足,虛火上泛亦口糜,服涼藥不效,陰虧火泛亦口糜”。針對其病機,陰虛火旺者,筆者選用甘露飲化裁,用大量甘寒滋陰壯水之品以補心腎、清虛火,儘量少用苦寒清熱,以免燥堅傷陰。中氣不足者,選用黃耆建中合四君子湯,甘溫,益脾胃,補中氣以除陰火,即使氣虛兼挾濕熱,也僅少佐苦平微寒之茵陳及甘寒之金銀花以清化濕熱,而不用苦寒藥物以免影響脾運。

  根據“虛則補之”原則,選方立足於補益,因補益對人體機能而言,一是興奮機體機能,糾正功能低下,一是抑制機能之過度亢奮。按療程服用,確能強壯身體,增加抗病力,起到扶正祛邪之效,使遷延不癒之口瘡得以癒合。而症狀減輕之後,改用口服,一方面到鞏固治療作用,另則服用方便,便於患者堅持治療。同時配合清熱解毒、防腐收斂中藥外塗,對清潔口腔、防止感染、減少滲出、促進口瘡癒合也有一定輔助作用。通過觀察,凡能堅持治療者,大都能獲得滿意療效,正是因為中藥在調節全身臟腑功能失調,調節機體免疫功能方面有重要影響。提示對復發性口瘡的治療,發揮中醫藥治本之特長,結合西藥調節免疫功作用,並配合外用藥,克服了單方面用藥見效慢或療效不鞏固的弱點,使療效明顯提高,且復發率低。

(收稿日期:2002-09-0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3月 第10卷 第3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