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桃紅四物湯治療崩漏體會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張曉虹 蔣 琪
(廣東省南海市人民醫院 南海 528200)
崩漏係指經血非時暴下不止或淋漓不盡,病因多為血熱、腎虛、氣虛及寒凝等,但各種病因均可導致血瘀,瘀阻胞宮,血不循經,血液妄行。所謂“離經之血即為瘀血,瘀血不去,新血難安”。唐容川云:“失血何根,瘀血即其根也。”筆者以活血化瘀法為主治崩漏,取得良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1 一般資料
本組30例中,年齡25~46歲,病程3個月~3年,其中15~31d18例,1~2個月8例,2個月以上4例。所有病例經西醫婦科檢查,均診斷為功能性子宮出血,並排除器質性病變,且經激素治療無效。
2 治療方法
以桃紅四物湯為主方。藥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各10g,生地黃15g。煎服法:水煎,渣復煎,取汁200mL,分上、下午各服1次。加減法:氣虛者加黨參、黃耆;血熱者加黃芩、牡丹皮、知母;腎虛者加菟絲子、山萸肉、墨旱蓮;寒凝者加艾葉、阿膠、炮薑。
3 典型病例
李某,28歲,已婚,2000年3月27日初診。訴上環後月經淋漓不盡半年。患者兩年前因上環後出現月經不止,持續5個月,經中西藥治療,但效果不佳,摘環後月經即復正常。此次上環後月經再次異常,經量中等,色澤暗淡,無血塊。雖經治療,但病情不減。刻診:面色蒼白,頭暈,氣短,顏面虛浮,惡寒肢冷,腰酸體倦,懶言,食欲不振,舌體淡胖,邊有齒痕,苔白,脈臑澀。診斷為崩漏,證屬脾虛氣弱、氣虛血瘀。治以補氣攝血、活血散瘀。藥用:桃仁、紅花、當歸、川芎、赤芍各10g,生地黃15g,黃耆、黨參、桑寄生各30g。服藥3劑後,出血量減少,精神好轉,但仍腰酸不適,面色無華,舌質淡胖,苔薄白不膩不乾,脈象同前。守方加鹿銜草30g,4劑後出血完全停止。繼以補中益氣湯加減善後,隨訪半年未發,患者面色紅潤,體重增加3kg。
4 體會
《本草綱目》云:“女子,陰類也,以血為主,其血上應太陰,下應海潮,月有盈虧,潮有潮弘,月事一月一行,與之相符,故謂之月經。”《素問‧調經論》曰:“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叢生。”故“血”在月經中至關重要。各種原因如外感六淫,或內傷七情,或沖任虧虛、腎虛體弱、跌仆損傷均可導致瘀血產生。瘀血阻滯胞宮,成為各種月經的病理基礎。唐容川認為:“故凡血症,總以去瘀為要。”本例患者一派氣虛之象,氣虛不能行血,氣虛則血滯,進而成瘀,故治療以活血化瘀為主,輔以黨參、北耆補氣固攝。現代研究證實,活血化瘀藥可以加速陳舊子宮內膜的脫落,故能起到調暢經血的作用。臨床以活血化瘀為大法,適當配伍補氣、散寒、行氣、清熱之品,在月經病的治療中,有較好的療效。
(收稿日期:2002-11-2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5月 第10卷 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