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大黃牛角湯治療肺癌(瘀熱型)大咯血探討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陳四清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 南京 210029)

  肺癌是發生於各級支氣管及細支氣管肺泡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由於腫瘤表面血管豐富,腫塊在不斷生長過程中,癌腫侵蝕較大血管時可引起大咯血,如救治不及時,常可引起病人窒息、休克、死亡,是肺癌晚期嚴重的併發症和急症之一。因此,研究治療肺癌大咯血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筆者在長期臨床中發現,肺癌大咯血較支氣管擴張、肺結核咯血在症治上有其特殊性,即常表現為瘀熱症型,採用涼血化瘀的大黃牛角湯(自擬方)治療此型咯血,每收良效。現就其理法方藥探討如下。

1 瘀熱搏結,絡損血溢是肺癌大咯血的病理關鍵
1.1 邪從外受,熱毒傷津,痰瘀互結,內傳營血,迫血妄行
  肺為嬌臟,不耐寒熱,易受邪毒侵襲。流行病學調查研究證實,肺癌的發生與長期吸煙或長期吸入工業廢氣、石棉、礦石粉塵、煤焦煙炱、油漆毒氣,或接觸放射性物質有關。清代顧松園認為:“煙為辛熱之魁。”故長期吸煙或因職業接觸上致癌物質,影響肺氣的宣發與肅降,輕則咳嗽咯痰,重則肺氣鬱滯,損傷肺津,津液粘滯難於疏布,聚而為痰,停而為瘀,熱毒痰瘀互結而成肺積。熱毒之邪內傳營血,搏血為瘀,迫血妄行,肺絡破損,則血隨咳嗽而出,成為咯血之症。

1.2 正氣虛損,肺失治節,痰瘀內生,鬱而化結,絡損血溢
  肺癌多發生於中老年人,這表明其發生與年老體衰有關。年老體衰,或長期過度疲勞,或久患咳嗽氣喘等慢性肺部疾患,耗損正氣,肺氣肺陰虧,肺失治節,水液不能輸布,津聚則為痰飲;氣虛行血無力,血停則為瘀。痰瘀互結成塊,則為肺積之患。痰瘀內生,久則鬱而化熱,瘀熱搏結,損傷肺絡,則血隨咳嗽而出,成為咯血之症。

  總之,瘀熱型肺癌大咯血主要矛盾在於血熱和血瘀,熱甚可以致瘀,瘀滯可以化熱,而致瘀熱搏結,絡損血溢,總屬兩種病變機理的共同參與。因此,瘀熱搏結,絡損血溢是肺癌大咯血的病理關鍵。

2 瘀熱型肺癌大咯血的辨識要點
  (1)CT或MRI及病理學確診為原發性支氣管肺癌咯血,應排除消化道大出血的可能。(2)出血:血隨咳嗽而出,咯血量多勢急,每次咯血超過300ml,或24h內咯血量超過500ml,或48h內超過600ml。(3)血熱證:伴有發熱,或不發熱而有烘熱、煩熱、潮熱,面色紅赤,煩躁不安,舌質紅或紅絳,大便秘結,口乾等。(4)血瘀證:血色暗紅、深紫、或夾有血塊,質濃而稠,舌質青紫或有瘀點瘀班,舌下靜脈曲張,脈澀結代,口渴但欲漱水不欲咽。

3 大黃牛角湯的組方及其應用
3.1 涼水化瘀,急則治標
  肺癌發生大咯血時的主要矛盾在於血熱和血瘀,火熱亢盛,血滯為瘀,瘀熱搏結,壅遏血脈,肺絡破損,而致咯血。因此,當急則治標,急以涼血化瘀藥物救急治標,否則咯血不止,可壅塞氣道,引起胸悶憋氣,甚則窒息死亡。咯血不止,還可氣隨血脫,亡陰亡陽,引起出血性休克,乃至死亡。

3.2 方藥組成及功效分析
  大黃牛角湯乃筆者自擬方,由大黃炭10g,水牛角片30g(先煎),牡丹皮10g,生地黃12g,赤芍10g,黃芩炭15g,紫天三七20g組成。方中以大黃炭、水牛角片為君藥。大黃炭清熱瀉火、涼血化瘀止血,水牛角功類犀牛角,有清熱涼血之功,二藥相合互補,更能加強君藥的涼血化瘀作用,直折出血之勢。生地黃、牡丹皮、赤芍為臣。生地黃滋陰清熱、涼血止血,牡丹皮瀉血中伏熱、涼血散瘀,赤芍涼血活血、和營泄熱,三者相互協同,可以更好地配合君藥的功效發揮。佐以黃芩清熱瀉火、涼血止血,用炭止血作用更強;紫天三七止血化瘀。《醫學衷中參西錄》云:“三七,諸家多言性溫,然單服其末數錢,未有覺溫者,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為吐衄要藥,病癒後不至瘀血留於經絡,證變虛勞……。”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涼血、化瘀止血之功。分而言之,本方有如下4個方面作用:(1)清血分之熱。血涼熱自清,不致煎熬血液成瘀,化瘀可以孤其熱勢,不致與熱搏結,從而阻斷病情的發展。方中大黃炭、水牛角片、牡丹皮、生地黃、赤芍、黃芩炭均有清熱之功。(2)散血中之瘀。清散血中之瘀,可使脈絡通暢,防止瘀滯生熱,化火釀毒。方中大黃炭、赤芍、紫天三七均有活血化瘀之功。(3)解血分之毒。熱由毒生,瘀從毒結,涼血人瘀,有利於解除血分之毒,清除滋生瘀熱之源。方中大黃炭、水牛角片、黃芩炭均具清熱解毒之功。(4)止妄行之血。血得熱則行,血涼自可循經,瘀得消而散,脈通血自暢行,從而達到止血目的。方中大黃和黃岑均炭用,能起到顯著止血的作用。

4 典型病例
  高某,男,66歲,2001年3月27日初診。因被診為“右下肺癌”而於2000年10月25日手術,病理檢查示:右下肺腺癌,巨塊型,殘端(+),肺門淋巴結(0/2)。術後行EP方案化療2次,因不耐受化療副反應而放棄。刻診:咳嗽,痰中帶血,出血量仍有增無減,日出血量計達600ml以上。出血顏色暗紅,夾有大量血塊,胸悶隱痛,煩燥不安,大便秘結3日未行,口乾,舌質紅,邊有瘀斑,舌苔薄黃,脈細數。此乃熱毒痰瘀互結,氣陰兩傷,熱瘀搏結,肺絡受損,迫血妄行。急則治標,當以清熱涼血、化瘀止血救急。藥用:大黃炭10g,水牛角片30g(先煎),牡丹皮10g,生地黃12g,赤芍10g,黃芩炭15g。2劑,水煎服,日1劑。

  2001年3月29日複診:咯血明顯減輕,血量減少,出血成塊色暗,大便日行,矢氣量多,右胸隱痛,咳嗽亦減,未發熱。治守原義,用藥在原方基礎上加紫天三七20g,續服7劑後,咯血停止,咳嗽陣作,咯痰色黃質粘量少,口乾,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標證既除,轉從扶正抗癌,以益氣養陰,清熱解毒,化痰祛瘀。迄今仍每日門診1次,精神眠食俱佳。

(收稿日期:2002-07-22)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3月 第10卷 第3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