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獨一味膠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54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鄭若崑
(河南中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鄭州 450000)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常見的脊柱疾患,治療手段欠缺,臨床上多以非甾體抗炎藥對症處理,療程長,療效欠佳,病人癒後差,往往發生嚴重畸形。我院於1999年6月~2001年8月選用獨一味膠囊治療強直性脊柱炎54例,臨床療效顯著,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病例選擇
  強直性脊柱炎的診斷標準:(1)腰椎在前屈、側彎、後伸3個方向皆受限;(2)腰椎或腰背部有疼痛或疼痛史3個月以上;(3)胸部擴張受限,取第四肋間隙水平測量,擴張≦2.5cm。病人常規作Schober試驗,檢查CRP、ESR、骨盆正位片、HLA-B27。雙側3~4級骶髂關節炎加上述診斷標準中任一項,或單側3~4級或雙側2~3級骶髂關節炎加第1項或第2、3項診斷標準均列為入選病例。

1.2 一般情況
  全部病例均為門診患者,共54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13例;年齡16~53歲,平均31.4歲;病程1個月~6年,平均15個月。Marie-strumpll型46例,Bechterew型3例,周圍型5例。臨床表現為骶髂關節疼痛者49例,腰部僵硬、活動受限者39例,有晨僵現象者50例,髖關節疼痛者13例,胸部活動受限者5例,骨橋形成者7例。所有患者HLA-B27均為陽性。

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服用獨一味膠囊。重症患者每次4粒,每日3次,加用扶他林,每日1次,每次73mg;輕症患者每次2粒,每日3次;20歲以下,50歲以上酌情減量。30d為一療程,2個療程之間停藥7d。治療過程中,給以高營養、易消化食物,配合功能鍛煉,日光浴,臥硬板床,預防感染,注意保暖,避免受風寒濕,防止外傷。

3 結果
3.1 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疼痛明顯減輕,晨僵現象近乎消失,無胸部擴張受限,無活動受限;有效:疼痛及晨僵現象減輕,活動受限不明顯;無效:症狀無明顯改善或漸行加重。

3.2 臨床療效
  本組顯效13例,有效38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4.4%。治療期間,病人未發生消化道潰瘍、厭食、體重減輕等不良反應,其中10例病人出現食欲改善、體重增加。治療前後各項指標變化見表1。

表1 治療前後ESR、CRP、HLA-B27的變化(±s)
指 標
治療前
治療後
ESR(mm/h)
46.23±2.68
32.18±3.17
CRP(mg/dL)
1.89±0.14
1.06±0.15
HLA-B27
6.12±1.28
4.37±1.84
注:治療前後比較,P≦0.05

4 討論
  強直性脊柱炎是一種血清陰性脊柱關節病,以骶髂關節和脊柱慢性炎症為主,其特徵性病理變化為肌腱、韌帶附著點的炎症。致病原因尚不清楚,但感染為一可疑病因。近年研究認為,某些克雷伯菌株可能有促發本病的作用。Ebriinger等發現強直性脊柱炎的病人大便中肺炎克雷伯菌檢出率為75%,且與病情活動呈正相關。有人臨床應用環丙沙星配合柳氮磺胺吡啶及中藥治療取得了較好的療效,即強直性脊柱炎病人伴有慢性腹瀉或尿路感染時,服用環丙沙星控制感染,間接控制了強直性脊柱炎的免疫反應。

  獨一味膠囊是藏、蒙、納西等民族的民間常用藥,具有活血化瘀、驅邪通絡、扶正固本的作用。現代研究表明,其含有黃酮類、皂苷、甾醇類、揮發油、多種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有明顯的抗菌作用,還能提高E-花環形成率及酯酶染色陽性率,有顯著提高特異性細胞免疫作用,能針對病因治療。

  對於強直性脊柱炎,臨床多採用非甾體抗炎藥對症處理,但大多數藥物對胃黏膜有損傷作用。FDA統計服用NSAID3個月,患者胃腸道潰瘍、出血和穿孔發生率為1%~2%,COX-2抑制劑胃腸道刺激小,但價格高,病人難以承受。柳氮磺胺吡啶遠期療效優於非甾體抗炎鎮痛藥,有人把它列為慢作用藥,儘管它可以真正改善本病病情和延緩其發展,但起效較慢。本觀察結果顯示,獨一味膠囊鎮痛作用可靠,起效快,作用持久,未發現胃腸道副作用,部分病人服用後食欲、體重增加。疼痛嚴重病人同時服用NSNID可起到協同作用,減少其用量,增強療效。部分病人就診時有長期服用NSNID史,胃部不適。服用獨一味膠囊可提升外周血血小板計數,口服給藥可使其有效成分直接作用於胃,擴張胃黏膜小血管,增加黏膜組織能量代謝,促進正常黏膜再生,能夠預防和治療胃潰瘍的發生。

  強直性脊柱炎病人的韌帶、骨膜、骨小梁等有肉芽組織增生,病變區血液循環減慢,局部形成滲出、水腫,以淋巴細胞、漿細胞浸潤為主,伴有少量多核白細胞,從而出現關節活動不利、晨僵,最後受累部位鈣化、新骨形成,在此基礎上又發生新的附著點炎症、修復,多次反覆,便整個韌帶完全骨化,形成骨橋或骨板。獨一味膠囊可改善血液循環,減輕充血,減少中性白細胞滲出及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控制炎症反應,明顯改善晨僵現象,抑制鈣化、骨化病理發展。加之優良的鎮痛作用,還可防止出現強迫體位,有利於功能鍛煉,延緩畸形的發生。獨一味膠囊臨床應用效果頗佳,無明顯不良反應。但缺乏長期觀察資料,其遠期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收稿日期:2003-01-1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6月 第10卷 第6期》

亞太中醫藥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