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宣肺袪風化瘀方治療久咳56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劉治香 潘瑞雲 孫幼文
(山東省青島市海慈醫療集團 青島 266033)
筆者近年來以宣肺袪風化瘀方治療久咳,療效滿意,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56例患者均為門診病人,其中男性30例,女性26例;年齡2~10歲6例,11~20歲18例,21~30歲7例,31~40歲9例,41~50歲6例,51~60歲6例,61歲以上4例;病程為3~12個月。病例選擇標準:(1)臨床表現多為喉癢即咳或陣發性咳嗽,乾咳無痰或痰少不爽或痰白而粘,量少難咯,伴胸悶、憋氣、咽乾;(2)異味刺激或受涼往往會誘發或加劇咳嗽;(3)舌質紅或淡紅,苔薄白或薄黃,脈弦滑;(4)咽充血,扁桃體不大或I°~II°大;(5)胸部X光透視或攝片檢查多正常或肺紋理增粗,雙肺聽診呼吸音粗,偶聞及干羅音;(6)白細胞總數和分類計數正常或略高。
1.2 治療方法
宣肺袪風化瘀方(基本方)組成:炙麻黃6~10g,杏仁3~10g,前胡6~10g,徐長卿10g,蟬蛻6~12g,丹參10~30g,桃仁6~10g,生甘草6~10g。加減:風熱表症明顯者加玄參、牛蒡子、蒲公英;痰稀色白者加半夏、陳皮;痰黃稠者加魚腥草、瓜蔞皮、浙貝母、百部;汗多體弱者用麻黃根易麻黃,加五味子。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分2次服。10d為一療程。一般服藥1~3個療程。服藥期間避免受涼,忌辛辣刺激食物。
1.3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症診斷療效標準》(1995年)。治癒:咳嗽及臨床體征消失。好轉:咳嗽減輕,痰量減少。未癒:症狀無明顯改善。
2 結果
治癒51例(91.1%),好轉4例(7.1%),未癒1例(1.8%)。
3 典型病例
李某,男,12歲,2001年4月16日就診。患兒10個月前因受涼而出現發熱、咳嗽,經用抗生素及解熱鎮痛西藥治療後熱退,但因患兒服藥不及時出現咳嗽時輕時重持續10個月。刻診:咳嗽,喉癢即咳,吐少量白痰,晨起咳重,夜間咳輕,時感胸悶、口乾,二便正常,舌尖紅,苔薄黃,脈弦。查體:咽略充血,扁桃體不大,聽診雙肺呼吸音粗。胸透示:肺紋理增粗,血常規檢查正常。診斷:咳嗽(西醫診斷:支氣管炎)。此為外感風寒失治後致久咳。給予基本方加金銀花、連翹。每日1劑,分2次服。3劑後咳輕,加減治療2個療程而癒。
4 討論
久咳多為感受外邪後失治或誤治而遷延不癒所致。無論風熱或燥熱,多以風為先導,挾寒、熱、燥入侵,傷於肺系而為咳嗽;其他吸入煙塵穢濁之氣亦可犯肺致久咳。本病病位在肺,主要病為正虛邪實,風痰瘀阻肺絡,肺氣失於宣降,又久病多瘀,故治療注重宣肺袪風、活血化瘀。方中麻黃配杏仁,一宣一降,調暢肺經氣機;杏仁配桃仁,兩者一入氣分,一入血分,對咳嗽日久、肺失宣降、氣機壅滯而兼瘀血者有相輔相成之效;麻黃、杏仁、前胡、桔梗宣肺止咳;徐長卿、蟬蛻袪風止痙;丹參、桃仁活血化瘀;生甘草調和諸藥,又有益氣補中、潤肺止咳之功。全方共奏宣肺止咳、袪風化瘀之效。
(收稿日期:2002-08-20)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11月 第9卷 第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