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人參養營湯化裁治驗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李曉艷
(山西省長治市中醫院 長治046000)

  人參養營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由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五味子、陳皮、遠志、生姜和大棗組成。主要用於心脾肺三臟氣虛,營血不足所致驚悸健忘、身熱自汗、咽乾、飲食無味、體倦肌瘦、毛髮脫落、氣短、腰背酸疼、小便赤澀等症。筆者在臨床中辨證應用該方治療一些疑難雜症,收到滿意效果,現介紹如下。

l 白癜風
  劉某,女,26歲,2000年4月11日初診。患者自幼體弱,食少面黃。12歲時發現右下肢後內側有片狀白斑數塊,每塊大約1cm2,未做任何診治。隨年齡增長,白斑逐步擴散至腰部,有的數塊白斑融合成片,最大約6cmX15cm;伴頭暈乏力,納差食少,面色萎黃,消瘦體弱,舌質淡黯,苔薄白,脈沉細。予人參養營湯加減:炙黃耆40g,潞黨參30g,赤芍、白芍、丹參、制何首烏各 20g,炒白朮、茯苓、生地黃、熟地黃、刺蒺藜、白芷、補骨脂各15g,炙甘草、當歸、桃仁各10g,炙遠志8g,陳皮、五味子、紅花各6g。5劑,日服1劑。另予補骨脂酊外擦患處,每日2次。4月20日復診,頭暈乏力明顯減輕,納食增加。原方再進10劑,繼續用補骨脂酊外擦患處。5月15日三診,諸症大減,白斑縮小,大塊白斑中間長出點狀皮島。再予原方10劑,並繼續用補骨脂酊外擦患處。5月30日四診,白斑進一步縮小,皮島增大、增加。按原方改制蜜丸,每日服3次,每次1丸。半年後患者白斑完全消退,面色紅潤,精神、飲食良好,體重增加。

2 經行頭痛
  孫某,女,40歲,2000年5月18日初診。近1年來出現經行頭痛,經色淡、量少,伴心慌、胸悶、氣短,時有早博,眠差夢多,面色蒼白,舌質淡紅,苔薄白,脈沉細。曾自服烏雞白鳳丸數盒,效果不佳。予人參養營湯加味:潞黨參、炙黃耆、炒酸棗仁各30g,熟地黃24g,炒白朮20g,茯苓、炙甘草、五味子、陳皮、龍眼肉各15g,當歸l0g,白芍9g,炙遠志8g,木香6g,肉桂5g,5劑,日服1劑。5月26日復診,心慌、胸悶、氣短等症明顯減輕,睡眠改善。再予原方10劑。6月10日三診,諸症消失,時值月經來潮而未現頭痛。再予原方10劑鞏固療效。隨訪2年未復發。

3 閉經
  趙某,女,28歲,2000年9月26日初診。兩年前出現月經淋漓不斷,持續數月不停,量少色淡。服用烏雞白鳳丸及化癥丸各二盒後血止,但此後數月未來月經,肌注黃體酮後方來。患者面色蒼白,全身乏力,納谷不馨,眠差腰酸,大便乾稀交替,舌質淡紅,邊有齒痕,苔薄白,脈沉細。予人參養營湯化裁:炙黃耆50g,潞黨參30g,炒當歸、熟地黃各24g,炒白朮、茯苓、炙甘草各15g,白芍、陳皮各12g,五味子、肉桂各l0g,炙遠志8g,生姜3片,大棗5枚。10劑,日服1劑。10月10日復診,飲食增加,眠差腰酸、全身乏力等症改善,守前方再予10劑。10月22日三診,月經已來潮,但量少色淡,其它症狀消失。守原方改制蜜丸鞏固療效,日服3次,每次1丸。l年後隨訪,未再出現閉經。

4 內耳眩暈症
  李某,女,43歲,2002年5月18日初診。近半年來經常出現頭暈、惡心、嘔吐、耳鳴,曾用胃復安及他尼芬多口服後好轉。後又症狀加重,自行加量服用上述藥物,致舌硬、頸強不能轉頭,給予對症治療後好轉。刻診:頭暈耳鳴,惡心嘔吐,口乾苦粘,納差,進食則吐,舌質淡紅,苔兩邊薄白,中部黃膩,脈細滑。予人參養營湯加減:潞黨參、炙黃耆各30g,炒白朮、茯苓、代赭石、竹茹、黃芩各15g,半夏12g,炙甘草、熟地黃、白芍、當歸、陳皮、旋覆花各10g,沉香6g,生姜5片,大棗5枚。5劑,兩日1劑,囑少量多次頻服,以防嘔吐。6月4日復診,嘔吐、惡心大減,每餐能進一碗湯麵,頭暈明顯減輕,仍口乾苦。守上方減沉香,加黃連6g。5劑,日服1劑。6月10日三診,精神好轉,飲食增加,頭暈耳鳴大減。守前方5劑。同年9月隨訪,患者病情痊癒,未再復發。
(收稿稿日期:2002-10-08)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7月 第10卷 第7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