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趙昌基用喜樹配方治療癌症的經驗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趙曉琴
(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附屬醫院 恩施 445000)

  趙昌基從教從醫40餘年,善於使用恩施州民間方藥治療疑難病症。筆者現將療腫瘤的經驗介紹如下。

1 肝癌
  彭某,男,45歲,患原發性肝癌,1995年9月初診。彩超及CT掃描提示肝右葉占位7.5cm×8.2cm。臨床表現:肝區隱病,時有剌病,病劇時牽及肩背部,右上腹脹痛,形體消瘦,口苦食欲不振,舌質黯紅有瘀斑,脈細弦。証屬脾虛濕困,氣滯血瘀,遏阻肝脈。治以益氣健脾,化瘀散結。藥用:1、喜樹、龍葵、西泮參、田七粉、半支蓮、白花蛇舌草、三棱各50g,共研細末。9g/次,3次/d。2、党參、黃耆各15g,白術10g,茯苓、大腹皮,枳殼各15g,白蛇舌草30g,大棗15g,甘草6g,水煎服,1劑/d。1個月後,症狀明顯減輕,守上方續服2個月,復查CT,肝臟占位4‧5cm±2.5cm。守法隨症加減3個月,患者自覺肝區剌痛消失,諸症基本痊癒。CT示:肝臟腫塊2.5cm×1.3cm。停服湯劑,用1方改蜜丸,以鞏固療效,隨訪3年,病情穩定。

2 食道癌
  向某,男,58歲。1998年10月,食道胃鏡示:中上段食道癌5cm。放、化療後,患者逐漸消瘦,貧血,四肢無力,進稀粥都哽噎,吐痰較前增多。3個月後複查食道胃鏡示:癌腫增大到6.5cm,食道黏膜組織破壞如蚕食狀。現症:呃逆,進食哽噎,胸骨後病痛,咽乾口燥,消瘦明顯,如質黯紅,有瘀斑,脈沉細澀。証屬瘀血內結,胃陰虧虛。治以活血通路,滋陰潤燥。藥用:1、喜樹10g,白英15g,丹參3g,川貝10g,沙參15g,急性子15g,白花蛇舌草30g,紅花6g,桃仁15g,砂仁6g。水煎服,2劑/d。2、西洋參、田七粉各50g,蜈蚣10條,山豆根50g。共研細末,3次/d,6g/次。15d後,吞咽食物較前好轉,呃逆吐痰減輕,但仍感肢軟乏力,頭昏。守上方去桃仁、紅花,加黃耆15g、當歸10g。

  3個月後,病狀好轉,面色潤澤有華,精神尚可,時有吞咽不順,咽乾舌燥,噯氣。食道胃標示:食道黏膜逐漸恢復,癌腫有3.5正趨於癒合。囑患者堅定治療信心,積極配合治療。1年後,食道骨鏡示:食道黏膜組織基本癒合,疤痕組織溶解吸收,食道管腔接近正常大小。飲食基本正常,精神振作,隨訪兩年病情穩定,未見復發。

3 膀胱癌
  王某,男,55歲,1999年5月28日初診。膀胱鏡示:距輸連賽口上及內方1cm處有3個直徑0.5~1.5cm乳頭團塊狀腫瘤,基底部可見浸潤。病理組織檢查實為膀胱移行細胞乳頭狀癌。現症:腰部墜脹疼痛,尿血鮮紅,挾少量瘀塊,小腹疼痛,尿頻、急痛,消瘦,失眠多夢,納差,大便乾燥,脈弦滑,舌紅瘀點,苔黃厚膩。証屬痰熱瘀結之血淋。治宜理氣化痰,清熱解毒,化瘀通淋。藥用:喜樹12g,丹參30g,法半夏10g,滑石30g,石韋、萹蓄各15g,白花蛇舌草、半枝蓮各30g,田七粉6g,琥珀9g,白英15g,白茅根30g。1劑/d,水煎服。

  30劑後,肉眼未見血連,腰、小腹疼痛基本消失,二便正常,舌紅兩邊有瘀點,脈弦細數,繼用上方3個月,原有諸症完全消失,多次小便常規檢查均正常。隨訪3年,病情穩定。

4 胰腺癌
  向某,女,38歲。查肝功能:總蛋白6.5g/L,白蛋白2.3g/L,膽紅質28μmo1/L。彩超示:胰頭增大5.8cm×3.8cm。診斷:胰頭癌。現症:形體消瘦,美身面目呈黑綠色,肌膚瘙痒,腹痛拒按,小便赤黃,大便乾結,舌質紫暗,苔灰黃厚膩,脈弦滑而數。証屬氣血虧損,邪毒蘊積,脾骨溫熱,肝脾血瘀。治宜清熱解毒,益氣養血,健脾和胃,舒肝散結。藥用:茵陳50g,郁金15g,虎杖20g,金錢草30g,喜樹12g,半枝蓮、丹參、党參、黃耆各30g。15劑後,腹脹減,飲食增,唯腹中包塊未減。守上方加水蛭20g、穿山甲50g、田七粉50g、西洋參50g,共研細末,3次/d,3g/次。繼服2個月後,黃疸退,精神轉佳,每天能下床活動,腹中包塊漸小。彩超示:胰頭大約2.6cm×1.4cm。守方服3個月,體重增,諸症消失,體力漸恢復,能料理家務。囑病人間斷服藥,按時到醫院複查。隨訪兩年,病情穩定,現仍在治療中。

5 小結
  湖北恩施州盛產喜樹,其味苦而澀,具有散瘀消結等作用。趙赦認為,腫塊的形成與血瘀有關,所以通過活血化瘀能達到消積散結的目的。因惡性腫瘤伴有微循環障礙,血粘度升高,凝血功能亢進和纖溶活性降低。活血化瘀能改善微循環,降低血粘度,防止血栓的形成。趙老常用扶正祛邪、活血化瘀之法。強調治療既要從整體上提高人體抗腫瘤的素質,又要從局部上殺滅腫瘤細胞。因此,根據不同發病階段,臨証選用養血、活血、破血三類活血化瘀藥。在發病初期患者身體尚強,正氣尚存要以攻邪為主,重用破血類;中期則攻邪與扶正並重;晚期正氣已傷則以補益為主,重用養血活血類。此外,在抗腫瘤的同時,趙老十分重視調動人體潛能,激發內在功能間接發揮殺傷癌細胞作用,以達到驅邪而不傷正,扶正而不留邪的目的。

(收稿日期:2002-09-29)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6月 第10卷 第6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