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益氣養陽化痰消瘀散結治療肺結核體會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孔憲華
(黑龍江省勃利縣人民醫院 勃利 154500)

  肺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中醫學認為該病屬"肺癆"範疇。由於抗結核類藥物頑固的耐藥性和毒副作用,及結核分校桿菌(MTB)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雙重感染使肺結核如虎添翼,以及相當數量的病人不能堅持化療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以使肺結核病疫情嚴重。因此選用中醫藥抗癆法,也是治療肺結核病的重要方法之一。臨床上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法是近幾年來比較常用的治法。玆依據有關臨床和實驗研究的報導,並結合筆者治驗,對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法在肺結核治療中的運用談幾點體會。

l‧初治
  臨床上有些肺結核病人初期症狀並不明顯,部分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或X線透照中被發現,或長期結核菌反復感染失治而誘發。此時是先滋陰潤肺為主,再運用化痰消瘀散結抗癆,還是扶正袪邪兼顧?筆者認,患者發病本由"正氣不足,邪之所湊",而外邪(瘵蟲)的多次侵襲或稽留難除,更說明氣陰已有耗傷,正不勝邪,治療當以扶正祛邪並施,及早予以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法。如有人對36例肺結核皆以複方娛蚣散為主治療獲得顯著療效,並認為在臨床上應用傳統的養陰清肺法,效果並不理想,而應用扶正抗癆、活血散結治療均收到滿意療效。據筆者臨床觀察,本病常因抗癆治療不徹底或治療失誤,久病而使病情加重或復發者,及早予以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方藥可減少本病復發和提高治癒率,對於控制病情、截斷瘵蟲侵襲擴散有著重要意義。

2‧復治
  患者咳嗽、痰中帶血、胸背痛、潮熱、盜汗、氣短、神疲乏力及肺部結核病灶、空洞形成持續不減、病情遷延、反復之時,當堅持重用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法,切莫因一時的症狀難以改善或某些誘發因素至病情加重而隨意變換治法和方藥,否則將會影響療效,甚則最終勞而無功。若患者病情較重或有大咯血及大咯血傾向,或頻繁咳血量多者,可選用西藥配合治療。因為西藥僅是救急對症治療,而該抗癆法則是致力於改善肺功能,緩解症狀,見效雖緩,但療效持久頑固。筆者曾觀察68例,證實對本病遷延階段及復治病人,堅持重用上述抗癆法對於控制病情有較好療效。

  典型病例:李某,男性,56歲,幹部。患肺結核病史10年。胸片示:兩肺可見大片狀陰影,邊緣模糊不清,右肺可見0.5cmx1cm空洞形成,血沉10mm/h,痰結核苗(+),曾間斷治療。現發熱,盜汗,胸背痛,咳吐膿痰,長期不能緩解。診見:面顴紅,形瘦,痰中帶血,舌質紫暗,脈細澀。證屬氣陰兩傷,痰瘀互結。治宜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處方:黨參、黃耆、沙參、玄參、壁虎、夏枯草、烏梢蛇、當歸、丹參各500g,穿山甲150g,白及、百部各500g,娛蚣100條,全蠍150g。上藥共為細末,每服l0g,每日3次。連服3個月後複查胸片示,病灶較前明顯吸收,藥中病機,繼服前方。共服藥9個月,病灶全部吸收,空洞閉合,病菌培養持續1年轉陰,血沉正常,臨床症狀消失。3年後隨訪,胸片正常。

3‧恢復穩定期治療
  本病的恢復和相對穩定期仍不應忽視治療。因本病療程長,除預防和避免誘發因素外,應時時注意益氣養陰補其虛,以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力。化痰消疲散結以調整全身經絡,改善肺部微循環,促使局部病灶吸收、鈣化及恢復肺功能;抗癆殺蟲以絕其根。現代臨床研究表明,中醫血瘀證的重要病理基礎是微循環障礙和血液流變學的改變。如許氏對102例肺結核患者進展期血液流變學指標與血瘀證的觀察結果顯示,肺結核進展期的血液流變學指標顯著高於對照組(p<0.01~P<0.05),表明肺結核進展期血液處於高粘滯狀態;血瘀證和非血瘀證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粘滯血症。說明肺結核的本質仍屬血瘀範疇。本研究提示,化痰消瘀散結可明顯改善肺結核患者血液高枯滯狀態。若能長期服用益氣養陰化痰消瘀散結抗癆的方藥,對於改善肺部微循環,促使局部病灶吸收、鈣化,調整全身經絡,恢復肺功能有積極意義。

  總之,只要把握了氣陰兩虛、痰瘀互結的基本病機,靈活變通,便可獲得較理想的效果。(收稿日期:2001-09-18)
摘錄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2年03月 第9卷 第3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