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加味止嗽散治療喉性咳嗽56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金慧鳴
(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護國寺中醫醫院 北京 100035)

  近年來,筆者自擬加味止嗽散治療喉源性咳嗽56例,效果滿意,現報導如下。

1 臨床資料
  84例患者均為我院門診病人,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56例中男24例,女32例;年齡8~65歲,平均38歲;病程最袒10d,最長1年半,平均21d。對照組28例中男15例,女13例;年齡10~64歲,平均36歲;病程最短7d,最長1年,平均20d。全部病例均在應用本方前用過中西藥,效果欠佳。兩組病例性別、年齡、病程等無顯著性差異。

  臨床表現:全部病例均有近期上呼吸道感染或感冒病史,經治療後其它症狀消失,唯遺下咳嗽不癒或較前加重。其特點是咽喉作癮之後即咳或咳必喉癮,咳時很不爽快,而且連續地咳而不癒,除非飲水,否則雖以休止。乾咳無痰或少痰,受涼或聞吸刺激性異味咳嗽加重,咳聲清亮,甚至嗆咳連續不斷以致面紅目赤,小便自遺。無全身症狀。血常規、胸部X線檢查無異常,有時顯示肺紋理增多、增粗。檢查咽部可見黏膜慢性充血或咽後壁有淋巴濾泡增生。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用加味止嗽散。方藥組成:紫苑15g,款冬花12g,百部12g,杏仁10g,陳皮10g,法半夏12g,蘇葉10g,生薑12g,烏梅12g,桔梗10g,甘草6g,五味子10g。水煎,分早晚兩次服,每日1劑。方藥加減:咽癮甚者加僵蚕、蟬衣各10g;聲音嘶啞者加胖大海10g、玉蝴蝶6g;咽喉疼痛者去生薑加牛蒡子、板藍根、山豆根各10g;痰黃粘稠者加黃芩12g、川貝10g;餘症隨症加減。對照組服用青霉素V鉀,每次0.5g,每日3次,若對青莓素敏者,改服用克林霉素,每次0.2g,每日3次;咳必清片,每次2片,每日3次;配以金果含片2片,每1~2h含服1次。兩組均1週為一療程,1個療程後觀察療效。

3 臨床療效
3.1 療效標準
  臨床治癒:服藥1個療程後主証及兼証消失,停藥後1年不在復發者;有效:服藥2個療程後主証及兼証消失,停藥後受涼或遇異味等喇激偶有輕度復發,繼續用藥又能很快控制;無效:服藥超過2週症狀沒有改善,或改用他法治療。

3.2 結果
  按上述標準統計,治療組56例中臨床治癒39例,有效12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為91.07%;對照組28例中臨床治癒5例,有效10例,無效13例,總有效率為53.57%。治療組治癒率和總有效率均高於對照組,經統計學處理有顯著性差異(P<0.01)。

4 典型病例
  何某,女,46歲,教師,2000年10月12日初診。咽乾喉、咳嗽反複發作1年,加重2個月。患者於1年前因著涼感冒引起喉癮乾咳,反複發作。曾多次就醫,考慮“慢性咽炎”,多次用中西藥治療未癒。兩個月前又因感冒咳嗽加重,咽喉乾燥奇癮,每天數次陣發性劇烈咳嗽,無痰,遇受涼或聞及剌激性異味則咳嗽無甚,該甚則小便自溢或夜不能寐。查:咽部黏膜充血腫脹、咽後壁散在淋巴濾泡,血常規、胸部X線攝片無異常。舌質淡紅、苔薄黃、脈浮略數。診為喉源性咳嗽,証屬風邪外襲,郁閉肺經,肺失宣肅。治宜宣肺止咳、祛邪利咽。方擬加味止嗽散。處方:紫苑15g,款冬花、百部、法半夏、烏梅、生薑各12g,桔梗、杏仁、蘇葉、陳皮、五味子各10g,甘草6g。患者服藥3劑後咳嗽明顯減輕,再服藥2劑後咽癮咳嗽基本消失,遺尿症除,夜能入睡,繼服1劑後痊癒。隨訪1年餘無復發。

5 討論
  喉源性咳嗽屬中醫“風熱喉痹”、“慢喉痹”的範疇,相當於現代醫學中的“慢性咽炎”或“上呼吸道感染”。病位即非在表,又未及肺,而是在咽喉部,是由於咽喉作癮引起的咳嗽,故有別於內科之支氣管炎與肺部感染之咳。現代醫學認為,本病可能與過敏、空氣污染、病毒感染以及體質下降等因素有關。中醫學認為,本病乃患者稟賦不足,體質較差,易感外邪,即風寒或風熱之邪從口鼻而入,邪閉於咽喉,影響肺系,肺失宣降則令人咳嗽,或風寒化熱、風熱化燥,熱邪熏灼咽喉,或燥熱傷津,均可致咽喉乾痛作癮,癮則作咳,甚至嗆咳不止。加味止嗽散乃筆者據《醫學心語》治外感咳嗽之止嗽散加減化裁而成。方中紫苑、百部、款冬花能溫潤肺氣、止咳下氣化痰,因其性溫而不熱,潤而不燥,故對於溫熱之邪郁於肺經不得疏泄而咳嗽不止者,亦能治之,三藥合用,寒熱皆宜;可仁宣肺止咳社痰;陳皮、半夏理氣化痰、消痞散結,使肺氣得以肅降;蘇葉理氣散寒、化痰利肺,與生薑配伍能祛喉間風邪;烏梅、甘草斂肺止咳、扶正祛邪,甘草又能調和藥性;五味子酸澀質潤,上能斂肺止咳,下能益腎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化痰,又能載藥上行,直達病所。全方共奏祛風利咽、潤肺止咳、下氣化痰之功,則邪去正安,咳嗽症除。

(收稿日期:2003-03-10)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8月 第10卷 第8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