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大劑量黃耆注射液伍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療效觀察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張 愉 劉建麗 李 菲
(河北省石家莊市棉三職工醫院 石家莊 050011)
缺血性中風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病殘率較高。為了減輕病人痛苦,降低病殘程度,筆者採用大劑量耆注射液與川芎嗪注射液治療該病,收到了理想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導如下。
l 一般資料
50例均為我院住院病人,診斷標準根據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通過的標準,並經頭顱CT掃描確診,均無嚴重心肺肝腎疾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42一78歲;發病均在1週以內。採用隨機單盲法分為治療組30例和對照組20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無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治療組給與黃耆注射液80mL,加川芎嗪注射液200mg入液靜點,每日1次;對照組給與川芎嗪注射液200mg入液靜點,每日1次;兩組均以14d為一療程。
3 觀察指標
觀察意識狀態、眼球活動情況、面癱情況、言語能力、上肢肩關節肌力、手握力、下肢肌力和步行能力。治療前後均以雙盲法仔細體檢及評分。
4 療效評定標準
參照《腦卒中患者的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痊癒:病殘程度為0級,恢復工作者;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21分以上,部分生活自理,病殘程度在1一3級;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8一20分;無變化:功能缺損評分減少或增多不足8分;惡化:功能缺損評分增加8分以上。
5 治療結果
治療組30例,痊癒4例(13.33%),顯著進步16例(53.33%),進步7例(23.33%),無變化2例(6.67%),惡化1例(3.33%),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20例,顯著進步6例(30%),進步9例(45%),無變化2例(10%),惡化3例(15%),總有效率為75%。兩組相比有顯著差異(P≦0.01)。
6 討論
中醫學認為"人之所有者,氣與血耳"。血為有形之物,氣為無形之用,二者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臟腑經絡、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者,人之根本也"。氣為用,是機體活動的動力,具有推動、溫煦、生化、統攝血液之功能。正氣旺盛,則血液行於脈中,灌注五臟,充達肌膚。血為體,以營養濡潤為主,血液運行於周身,外榮四末,內注五臟六腑,維持人體之新陳代謝。"氣有一息之不運,則血有一息之不行"。氣血調和,神旺形強,氣血勻則身安無病。反之,氣血之不和,則百病乃變化而生。中風的主要病因病機是由於元氣虧虛,無力鼓動血脈,脈絡瘀阻、筋脈肌肉失養,故見半身不遂、口角歪斜;氣虛血滯、舌本失養,故見語言蹇澀、口角流涎;氣虛不能固攝則小便頻數、遺尿不禁。以上皆因正氣虧虛、瘀血阻滯所致,故應補氣、活血、通絡。《醫林改錯》中"補陽還五湯"即為益氣活血治療中風的代表方。根據其宗旨筆者採用大劑量黃耆注射液取其大補脾胃之元氣,氣旺促血行,袪瘀不傷正,行血統血,強四肢,壯筋骨;配川芎中提取之川芎嗪注射液。因川芎為血中氣藥,通達氣血、溫通血脈、活血袪瘀,且川芎秉開散之性,上升頭目對缺血性腦血管病所引起的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無力均可獲得良效。本臨床觀察結果表明,大劑量黃耆注射液伍川芎嗪注射液治療缺血性中風優於單用川芎嗪注射液,且成本低廉,藥源豐富,療效確切。
(收稿日期:2003-05-06)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7月 第10卷 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