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自製牛黃膏外用治療小兒乳蛾80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付興鋒 齊會英
(甘肅省中醫學校 蘭州 730050)

  筆者偶從《言庚孚醫療經驗集》中得一方,原方名為“吹漢清丹”,有12味中藥,製成散劑吹喉治療乳蛾。筆者在臨床應用中反複選藥物,改變劑型製成牛黃膏外貼,並自1998年以來用於治療小兒急慢乳蛾,收到良好效果。

1 臨床資料
  共選擇乳蛾患者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年齡最大者15歲,最小者1‧2歲,5歲以下46例。診斷標準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中乳蛾的診斷依據。1、以咽痛、吞咽困難為主要症狀,急乳蛾有發熱,慢乳蛾不發熱或有低熱。2、急乳起病較急,病程較短,反複發作則轉化為慢乳蛾,病程較長。3、咽部檢查:急乳蛾扁桃體充血呈鮮紅或深紅色,腫大,表面有膿點,嚴重者有小膿腫;慢乳蛾扁桃體腫大、充血、呈暗紅色,或不充血,表面有膿點,或擠壓後有少許膿液溢出。4、急乳蛾及部分慢乳蛾患者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增高。

2 治療方法
  牛黃膏處方:人工牛黃30g雄黃18g,蟾酥30g,冰片30g,酒製大黃40g,青黛20g,青黛20g,黃苓70%乙醇浸出物(相當於原藥材40g),醫用白凡士林100g。製備:大黃粉碎過80目篩,其餘藥材混合碾碎,過100目篩,所有藥粉混勻,拌以加熱凡士林勻備用。用法:每次取約15g分攤於消毒棉紗敷料上,貼於兩側頜下,每日1次,7d為一療程。遇有乳蛾高燒,體溫在39°C或以上者,同時配合降溫處理。

3 療效評定標準
  治癒:咽部症狀消失,扁桃體無充血,無膿點;好專:咽部症狀減輕,扁桃體膿點消除;無效:症狀和體征無明顯改善。

4 結果(見表1)
表1 急慢乳蛾療效比較 [例(%)]
N
治癒
好轉
無效
總有效率(%)
急乳蛾
58
41(70‧69)
9(15‧52)
8(13‧79)
86‧21
慢乳蛾
22
9(40‧91)
12(54‧54)
1(4‧55)
95‧45

  從統計結果看,牛黃膏總顯效率為88‧8%,對急乳蛾的治癒率高於慢乳蛾,說明牛黃膏對急乳蛾療效較為理想。

5 典型病例
  張某,男,4歲,2001年8月5日中午以高燒1天就診。體查:精神萎靡,體溫39‧5°C,兩側扁桃體鮮紅,腫脹如桃核,上布白色膿點,舌質紅,苔黃膩,脈洪數。初步診斷為急乳蛾(風熱型)。化驗:白細胞總數為2×109/L,中性粒細胞86%。遂予柴胡注射液1‧5mL肌注。同時兩側頷下各敷牛黃膏約7g。30min後患兒體溫降為38°C。第2日複診,患兒精神尚好,體溫37‧8°C,雙側扁桃體依舊紅腫,膿點消失。繼續雙側頜下外敷牛牛黃膏。第3日晨複診,患兒玩耍如常,體溫37°C,雙側扁桃體大小如棗核,略紅。治法同上,繼用4d,患兒咽部紅腫消失,雙側扁桃體無充血,無膿點。

6 討論及體會
  乳蛾分急乳蛾和慢乳蛾兩類,相當於現代醫學的急慢性扁桃腺炎,是臨床小兒常見病症和多發病症。臨床多採用抗生素治療,但療效常不理想。中醫認為,乳蛾多是因邪客喉核(扁桃體),核內血肉腐敗所致,臨床分風熱乳蛾(急)和虛火乳蛾(慢)兩類。風熱乳蛾是由於風熱邪毒循口鼻入侵肺系,而咽喉首當其中,邪毒搏結於喉核,以致脈絡受阻,肌膜受灼,喉核紅腫脹痛而成;或者肺骨熱盛,火熱上蒸,搏結於喉核,灼腐肌膜,喉核腫大,或有腐物膿液;亦有多食炙煿,或過飲熱酒,脾骨蘊熱,熱毒上攻,搏於喉核而為病。虛火乳蛾乃因藏腑污損,脾氣虛弱,肺腎陰虛,虛火上炎所致。

  乳的治療以解毒消癰、瀉火散結為主。牛黃膏中以人工牛黃、蟾酥為主,攻毒消腫,且蟾酥能透皮深入;佐以酒大黃瀉熱涼血、散瘀消腫;以青黛涼血解、消腫結;以雄黃排膿消腫;以黃苓乙醇浸出物清降上焦之火熱,斷癰毒之源;配冰片既清熱醒神,又辛散走竄導藥入喉。諸藥合用,藥性由表達里,瘀血得消,火毒得清,癰腫得散,且外用之法既簡便易行,又易令小兒接受,實為治乳蛾之良藥。本品只可外用,不得內服。

(收稿日期:2003-01-13)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6月 第10卷 第6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