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論壇
|

|
本區公告
|
|
|
|
|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中藥治療尿毒症性周圍神經病變30例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閏樹河 吳鳳霞
(河北省滄州市人民醫院 滄州061000)
自1998年以來,筆者採用中藥治療尿毒症性周圍神經病變30例,療效顯著,現報導如下。
l 臨床資料
本組30例病人均是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符合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症期)的診斷標準。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齡20一50歲,平均38‧4歲;尿毒症病程5個月一3年,平均1‧8年;周圍神經病變病程20天一1年,平均8個月;其中原發病為腎小球腎炎19例,腎盂腎炎4例,高血壓腎損害7例。
周圍神經病變的診斷標準:(1)臨床表現以對稱性多神經炎下肢神經損害為主,早期為痛覺減低,肌肉痙孿、疼痛、麻木,蟻走或燒灼感,嚴重者出現"足燒灼感綜合徵"或"不安腿綜合徵"。(2)神經電生理檢查如腦電圖、肌電圖、神經傳導速度、誘發電位可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3)除外高血壓腦病、透析相關性神經系統合1症及繼發於全身疾患的神經系統病變,如糖尿病、紅斑狼瘡引起的周圍神經病變。
2 治療方法
所有病人均採用芍藥甘草湯加減。基本方組成:芍藥30g,苡仁60g,炙甘草l0g。加減:濕熱重者加蒼朮l0g、黃柏l0g;小腿攣急者加伸筋草30g、鉤藤30g;有瘀血徵象加丹參30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1個月為一療程,療程結束後,評定療效。
3 治療結果
痊癒(下肢不適感消失,神經電生理檢查恢復正常,隨訪半年無復發)21例;有效(服藥後下肢不適感明顯減輕或基本消除,神經電生理檢查明顯好轉,但停藥後仍時有復發)5例;無效(服藥後臨床症狀及神經電生理檢查無明顯改善)4例;總有效率87%。
4 討論
周圍神經病變是尿毒症綜合證候之一,西醫尚無肯定有效的治療方法,多採用對症治療、充分透析或腎移植。中醫認為,尿毒症乃腎體勞衰,腎用失司,脾腎虛損而致氣血虧損,濁毒內停,最終陰陽閉絕之危重難治之症。腎虛精衰,脾虛氣血生化乏源則血不養肝,筋脈失養,故臨床症見肢體麻木、掣痛、拘急。筆者採用 《傷寒論》中芍藥甘草湯加減,此方可緩急止痛,是治療筋脈拘急的名方。方中芍藥味苦微寒,入肝經,有和血養血平肝的作用;甘草補中緩急;薏苡仁味甘微寒,歸脾肺腎經,有健脾利濕之功。現代研究證明,芍藥的有效成分芍藥苷具有鎮靜、解痙、抗炎、擴血管作用;甘草主要成分甘草甜素、甘草次酸、多種黃酮等有對抗乙酉先膽鹼、增強腎上腺素的強心作用,能加速血液循環,改善缺血狀態,並有抗炎、抗痙厥的作用。故諸藥合用,可獲得顯著療效。
(收稿日期:2003-03-04)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7月 第10卷 第7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