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專家論壇

本區公告

 本站代訂《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公眾論壇」歡迎大家踴躍投稿!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專家論壇 > 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上一則 | 下一則
辨証施治與中藥微量元素的相關性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王鴻根 張輝 沙麗穎
(青島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 青島 266003)

  在對中藥有效成分研究時,往往發現粗提物理活性顯著,隨著提取物純度的提高,其活性反而降低。究其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失去了含量甚微的尚未被發現的有機分子;二是消除了無機成分(主要是微量元素),而以後者可能性為大。對此,傳統的解釋往往簡單地歸咎於有機分子的某些基團在分離過程中受到破壞。

  近年來興起的“中藥配位化學學說”認為,中藥有效化學成分既不單純是有機分子,也不單純是微量元素,而往往是由有機分子和微量元素組的配位化合物。如《醫學衷中參西錄》所載石膏與阿司匹林配用時退熱療效顯著增加,可能就是阿司匹林與鈣或其他微量元素協同作用所致。麻可石甘湯中的微量元素(鐵、鋅、錳、銅等)可與有機成分(麻黃鹹、甘草酸)形成1:1的配合物。黃苓苷能與金屬離子產生強烈的配位反應,其配合物(黃苓苷鋅、黃苓苷銅等)的藥理活性顯著強於黃苓苷。海藻中含有一種非蛋白特種氨基酸1-氨基環丙烷-1-羧酸(α-環丙胺酸,ACC),對腦缺血/氧中樞神經病變(中風,老年痴呆,毒、煙、酒戒斷綜合征,癲癇等)具有強的拮抗作用,有可能成中樞神經保護劑,其質就是ACC以配合物的形態,對腦神經病變介導物質谷氨酸-N-甲基天門冬氨酸受體的強的拮抗作用。

  中藥與微量元素關係極為密切。中藥中的微量元素對於中藥防治疾病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機體各種生理功能的維持有賴於體內微量元素代射正常;反之,微量元素代謝的異常又常常是多種疾病發生的原因或導致的結果。傳統的宏觀辨証施治包含著微量元素的微觀辨証,與現代微量元素辨証施治是相吻合的,筆者現就辨証施治與中藥微量元素的相關素作一淺述。

1 心血瘀阻從肝論治
  肝主疏泄,喜條達,惡抑郁。若肝氣郁結日久,則導致氣滯血瘀,牽連心臟,致心血瘀阻。治療以疏肝理氣藥為主,佐以行氣活血藥。氣帥血行,血行經通,通則不痛。如臨床上常用的血府逐瘀湯(當歸、生地黃、桃仁、紅化、枳殼、赤芍、柴胡、川芎、牛膝、甘草等),這些疏肝理氣活血的藥物,在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冠狀動脈血量、擴張冠脈及外周血管、促進離經瘀血的吸收、調節神經體液代謝失調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同時,這些藥物含有十分豐的鐵、銅、鋅、錳等微量元素,而鋅、銅及鋅與錳的比值升高是冠心病、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病的特征。服用血府逐瘀湯調整人體中微量元素的比例,對治療該類病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 心血虛從脾論治
  脾主運化、統血、疏布水谷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五臟六腑、四肢百骸皆賴以養,為“後天之本”。而微量元素是水谷之氣的一部分,是“氣”的物質基礎之一,人體內微量元素缺乏,可致虛証。一般認為,人體造血功能主要與微量元素鐵有關,但在鐵參與形成血紅蛋白過程中,銅起著關鍵性作用,即在二價鐵轉變為三價鐵時,必須依賴血漿銅藍蛋白的氧化作用。如果體內缺銅,血漿銅藍蛋白的氧化活性降低,必然導致鐵的價位轉變發生困難而容易引起貧血。臨床上也經常可以發現有些缺鐵性貧血的病人在單純補充鐵劑時效果並不明顯,當加用含銅製劑後,貧血很快得到糾正。

  另外,在腫瘤疾病後期,患者貧血也常常與體內大量銅的消耗有關,在給貧血患者補鐵時最好適當補銅,往往收到較好效果。所以,臨床上常用歸脾湯(人參、黃耆、白術、當歸、茯苓、遠志、甘草、龍眼肉、木香、酸棗仁,生薑、大棗)治療脾虛、心血虛,以補脾養心為治則,施以補氣生血藥物為主,寧心安神藥為輔而獲效。這與其中含有大量大銅、鐵等微量元素是分不開的。同時,這些微量元素在物質代謝、組織生成、酶的合成、免疫系統、神經系統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與中醫的補脾生血、健脾寧心相吻合。

3 精液異常從腎論治
  不檽症一般有生殖器官發育異常、性機能障礙及精液異常三方面的原因,臨床上以精液異常最為多見。如精液不液化、少精或弱精症等,且以少精或精子活動力低下較為多見。不育症屬中醫之“腎精不足”、“虛癆”、“不育”之範疇。腎為先天之本。治療常用淫羊藿、巴戟天、仙茅、蛇床子、杜仲、枸杞子、山茱萸、沙苑子、黃精以溫陽益腎、補腎填精為主;同時根據兼証的不同加土茯苓、黃柏、知母以清下焦濕熱、滋陰降火,加牛膝、赤芍活血化瘀治療不育症,往往取得較理想的效果。

  上述藥物含有豐富的鋅、銅、鐵、鎂、錳等微量元素,而這些微量元素與男性生殖系統的功能有密關系,一旦不足或過多均可影響精液質量,導致不育或生殖內分泌障礙。其中鋅是人體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參與多種酶的活性和許多生理過程,缺鋅會影響男子性功能和生檽力,但過多也會影響精子正常生成。長期缺鋅會影響垂體的功能,使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減少,精子生成障礙,不僅精子數量減少,而且死精子也多。此外,缺鋅可使前列腺液中的酶活性發生異常改變,影響精液的液化的精子的正常運動,使精子的頂體功能異常,泳動和穿透卵子的能力下降,從而造成不育。因此,服用適當的中藥調整體內鋅、錳等微量元素的含量對治療不育症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4 結語
  中藥中微量元素的臨床價值不容低估。隨著微量元素額疾病研究的不斷深入,中藥在臨床的地位也將越來越被重視。微量元素在治療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已越來越得到肯定,用傳統中醫辨証理論為指導,結合現代中藥微量元素研究手段來治療疾病,是振興中醫藥科學化、現代化的重要途徑之一。

(收稿日期:2002-11-25)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8月 第10卷 第8期》
亞太中醫藥資訊網 彙編 http://www.aptcm.com/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