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養殖生態環境
大西洋牙鮃為冷溫性底棲魚類,適宜溫度範圍為5~31℃,在29℃仍能正常生長,但長期處於高溫易生病死亡;適宜鹽度範圍4~35,成熟個體可以在淡水中生存,但鹽度小於2.5生存率低;光照度<20001X,適宜水面光照度7001X左右,池底光照度>401X;適宜溶解氧4~12毫克/升;PH適宜範圍6.0~8.2。
二、生長特性
自然界大西洋牙鮃的生長速度最快在6~11月份,其生長與所處環境(水溫、飼料)等條件密切相關。在全人工養殖條件下,養殖1年的個體可長至35~40釐米,體重達500~1000克,養殖18個月,體重可達1000~2000克。
三、魚苗選擇與運輸
魚苗要求體形完整,色澤正常,無畸形、白化個體,最好選購體長大於5釐米的苗種。魚苗運輸前1天應該停食,運輸前應投餵(6~8)x10-6的維生素C3天,或在運輸水體中加入1x10-6維生素C,添加維生素C可顯著延長運輸時間。並且要採用5克/立方米弧菌疫苗(沈浸疫苗)對苗種進行浸泡處理後再運輸。
四、養殖密度
大西洋牙鮃耗氧率明顯低於褐牙鮃和大菱鮃,因此養殖密度可以增大,可參照我國陸上流水養殖褐牙鮃放養密度的2倍左右放養。
五、營養需求及餌料投餵標準
大西洋牙鮃通常使用的飼料是高蛋白質、高能量(高脂肪)食物;其蛋白質要求44%~55%,脂肪含量為8%~15%。3釐米的稚魚飼餵大小1毫米的粉糜狀食物,如鮃鰈魚的0#合成飼料、魚糜等。粉糜狀食物可以餵養到5~7釐米的魚苗階段,通常到粒徑1.5~2.0毫米;其後可以攝食人工顆粒飼料。養成可以使用粒徑3~15毫米顆粒飼料。室內水泥池和池塘養殖推薦使用浮性顆粒飼料,網箱養殖推薦使用沈性顆粒飼料,顆粒飼料的餌料係數為1.4左右。(待續)
來源:山東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