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專家認為,繼茶飲料市場迅速擴大之後,以傳統中草藥為主要成分的保健茶有望成為飲品市場的新亮點。
據國外調查公司預測,未來5年,全球健康飲料將以高於普通飲料增長速度(2%-3%)1倍以上的速度增長。據統計,我國茶飲料產量在2000年已升至飲料業的第三位,達到150萬噸,而建立在我國傳統中醫藥學和現代健康理論基礎上,具有強身和保健功能的保健茶產品更是受到市場歡迎,其前景越來越好。專家介紹,在我國各種醫書中,就曾記錄了1100多種有治療作用的"茶"類飲品,而近一二十年有案可查的各類藥茶就有350種之多。
目前,我國市場上銷售的保健茶有銀杏茶、靈芝茶、冬凌草速溶茶、冬蟲夏草速溶茶等十多個品種。這些保健茶的功能迎合了人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的消費需求,尤其受到中老年人的喜愛。業內人士認為,目前保健茶在我國處於起步階段,所占市場份額很小,但發展空間巨大。據中國社科院茶研究所專家陸堯介紹,自從德國醫學博士魏瑪‧史瓦伯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發現銀杏葉提取物黃酮能有效調節血脂、對心腦血管疾病有顯著療效以來,以銀杏葉為原料的保健品、藥品等產品便風靡全球。近一兩年來,在藍田集團等從事農業高科技開發的龍頭企業帶動下,我國在開發利用銀杏果、葉等方面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僅銀杏茶生產企業就有上百家,在飲品市場上掀起了一股"銀杏熱"。據悉,銀杏茶等保健茶飲品在我國的熱銷,已經引起一些國外企業的關注。他們意識到中國得天獨厚的銀杏資源和日益擴大的消費市場,正在積極籌劃在中國境內投資建廠。
國際茶業科學文化研究會會長陳彬藩提出,目前我國保健茶產品質量存在良莠不齊的現象,以銀杏茶為例,由於一些企業是倉促上馬,並不具備提取銀杏黃酮的生產技術,其產品功效也就大打折扣。此外,價格也將是影響未來保健茶市場發展的重要因素,過高的價格無疑會制約保健茶市場的擴大,但盲目的價格競爭也會導致市場進入無序狀態,希望引起相關企業的注意。
《市場報》 (2001年07月06日第六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