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醫藥新聞 活動看板 歷史電子報 文章搜尋
 

醫藥新聞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新聞 > 醫藥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中國中原一帶尤應嚴防非典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中醫學經典巨著-《黃帝內經》中的運氣理論對氣化與疾病流行關係做了精辟的闡述。運氣理論與有三千年歷史的干支紀時相結合,總結了中國幾千年來疾病的發病規律,尤其對溫病、瘟疫的發病規律做了闡述,對中華民族的健康保健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按干支紀年是癸未年,為火運不及年,氣侯出現了至而未至的情況,即節氣已到而氣候未至,以致呈現春應溫而不溫反寒的反常變化。加之上半年為太陰濕土司天,所以雨雪多,氣候陰冷偏濕,有利於春溫的發生,中醫史記載運氣氣化發病規律與中原的符合率最高,這也是今年非典在我國中原一帶流行較重的原因之一。所以,我國中原一帶(北京、天律、河北、河南、山西、內蒙、陝西、甘肅等地)今年氣化反常明顯,尤應加強對非典的預防。考慮今年上半年一反往年的干溫多風沙而是偏陰冷夾濕郁閉。所以,在非典的防治中尤須豁痰開閉、宣肺化濕而不宜過用寒涼。沒有接觸病人的,只須服增強免疫力的方藥,如生黃耆10g(或太子蔘10g)白術10g、防風10g,連服1週即可。與患者有接觸的再加金銀花15g、板藍根15g(或大青葉15g)、貫眾6g(或蚤休10g)。否則,過用寒涼損傷脾胃,會影響脾肺化濕豁痰的功能。同樣,異常氣化對生物、動物也存在著影響,所以,今年滅蚊蠅、滅鼠愈顯重要。

  今年下半年運氣氣化值太陽寒水在泉,氣化可能呈現“雪上加霜”的情況,提示如果不鋌意保溫防寒,那麼今冬明春非典有反彈的可能。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6月 第10卷 第6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