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網站導覽 客戶服務 討論園地 企業福利網 文章搜尋
 

課程目錄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線上教學 > 中醫簡易診斷法(1)


線上教學

歡迎進入 <<中醫簡易診斷法(1)>> 的課程

課程主頁 |  課程目錄  | 與講師聯絡 | 我要報名


第六章第三節 舌的形態主病 

  舌的形態,包括舌形和舌態兩個方面。正常人舌的形態應該是柔軟靈活,不胖不瘦。當體內有病時,舌的形態就會有異常變化。

一、舌形異常  
1‧裙邊舌
  又稱齒痕舌。當舌伸出時顯得浮腫而嬌嫩,加之舌邊有牙齒壓出來的舌印,猶如女人裙子的邊緣,這就是"裙邊舌"。這種舌是由於體內營養不良,尤其缺乏蛋白質引起舌的水腫。舌組織的反映較一般器官靈敏,所以可能此時身體其它部位並無水腫表現。舌現齒痕而舌淡白濕潤,屬寒濕內盛;淡紅而嫩,屬脾虛或氣虛;舌紅而苔黃膩,多屬濕熱痰濁壅滯。

2‧腫脹舌
  舌體腫大、脹塞滿口,多為脾腎陽虛,水濕內勝。若舌胖大得口內裝不下,只能把舌頭伸出口外,這是小兒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的特點。成年人如果舌頭特別腫大,就要考慮是否患有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腦垂體前葉功能亢進引起的肢端肥大症。如果舌體充血腫脹,舌質是藍紅色,則是肝硬變的特異表現。

3‧瘦癟舌
  舌體瘦小枯薄者,謂之瘦癟舌,是由於灼血消肉所造成。舌色淡白而瘦癟者,為陰陽兩虛,氣血不足,不能充盈舌體,長久失其濡養而成;舌鮮紅或絳而瘦癟者,或為陰虛火旺,或為熱盛灼陰;舌紫如豬肝,細長而枯者,責之肝血枯竭,心氣已絕;舌由淡紅突變色棕而乾枯者,發於熱病將死。無論新病久病,凡見瘦癟之舌,兼枯萎無津者,多預後不良。現代醫學認為瘦癟舌多見於慢性消耗性疾病,多伴有全身消瘦。

4‧芒刺舌
  即舌生芒刺。此為熱毒內伏,心肺火盛,胃有實熱所致,常見於高熱和肺炎。經常吃些粗渣滓食物像甘蔗一類,舌乳頭受連續刺激也會有芒刺,兩者可由有無其它症狀來區別。

二、舌態異常
1‧舌痿軟
  舌體軟弱,伸捲無力,轉動不便者,謂之舌痿軟。痿軟舌總源於氣血虛極,陰液虧損而筋脈失養所致。常見於唾液分泌減少,神經系統疾患、舌肌無力等症。

2‧強硬舌
  舌體強硬,運動失靈,屈伸不便,甚或不能轉動致言語蹇澀者謂之強硬舌。是熱擾神明,邪蒙清竅所致。常見於乙型腦炎高熱昏迷、肝昏迷、腦血管意外、腦震盪、腦挫傷等症。古人認為,舌強直發硬,轉動不靈是一種危象舌徵,應引起重視。

3‧偏歪舌
  舌體斜偏一側,張口伸舌時尤以舌體前半部明顯者,謂之偏歪舌。偏歪舌多由風邪作祟,致氣血不暢,營養不調所致。常見於腦血管意外,舌下神經損傷、面神經麻痺等症。如舌頭伸出時偏向一側,是舌下神經受損的重要特徵。

4‧震顫舌
  舌處口中或伸出口外而舌體顫抖,動搖不寧,不能自主者,謂之震顫舌。是氣血虛弱、肝風內動所致。常見於體質虛弱、甲狀腺功能亢進、衰老、神經官能症等。

5‧舌縱 舌常伸出口外,內收困難,或不能收縮者,謂之舌縱。是由舌體失養不收或熱邪上攻、神明失主所致。常見於克汀病、伸舌樣癡呆、毒血症等,此外甲狀腺功能減退或肢端肥大症患者,舌頭也常伸出口外。

6‧短縮舌
  舌體短縮,難以伸出口外,甚至難以抵齒者、謂之短縮舌。是熱極、邪陷三陰、風邪挾痰梗阻舌根的表現。常見於急性心肌梗塞的休克期,肝性腦病,乙腦深昏迷等症。古人認為,舌頭斂縮似荔枝乾,無津液,也是一種危象舌態,預示疾病十分嚴重。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