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中醫智庫 專家論壇 文章搜尋
 

中醫智庫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中醫智庫 > 專題講座 > 打鼾與呼吸暫停症候群

上一則 | 下一則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與神經系統疾病的相互影響


資料來源:張景岳中醫藥研究中心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與神經系統疾病的相互影響
            (1)癲癇發作:癲癇俗稱“羊角風”,是由於大腦的異常放電造成的。癲癇的發作常與睡眠--覺醒的周期相關,有的人只在睡眠或剛醒時犯病。大腦缺血、缺氧、缺少睡眠都可以誘發癲癇,例如急性嚴重缺氧時,可以發生抽搐。國外曾報導7例中、重度的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患者同時患癲癰,經過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及藥物治療,呼吸暫停基本消失,缺氧及睡眠改善後,癲癇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有的甚至完全得到控制。因而認為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引起的睡眠紊亂、缺氧、心律失常、心臟輸出血量減少是引起癲癇發作的原因之一。我們曾經遇到一例患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癲癇病人,經過氣道正壓通氣治療後,癲癇發作次數明顯減少。有的人還以為,睡眠呼吸暫停與小兒癲癇的發生關係更密切。所以,如果癲癇患者有睡眠時打鼾及呼吸暫停現象,要積極就診,以去除上呼吸道的阻塞,這有利於癲癇的控制及病情的改善。

            (2)老年癡呆症:老年癡呆症以智力減退為其主要臨床表現,頭顱CT或磁共振檢查會發現,患者的大腦萎縮、體積縮小、皮質變薄。有人推測長期睡眠呼吸暫停引起的缺氧、睡眠紊亂會加重患者的病情。早在80年代初,國外就有人報告,37.5%的男性及33%的女性老年癡呆症患者同時患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他們的睡眠呼吸暫停以中樞型及混合型為主,這一比率較其他老年人群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病率為高。由於老年人群中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的患病率較高,積極治療睡眠呼吸暫停以改善大腦的缺氧、預防心腦並發症的出現,可能會延緩老年癡呆症的發生或減輕其病情。

            (3)腦乾區的病變:腦乾區是控制呼吸的中樞所在,也是與睡眠有密切關係的結構。該區的病變常見的有腦乾腫瘤、腦乾腦炎、組織壞死、梗塞、出血、外傷等,它們都會引起呼吸功能的紊亂,病情嚴重者在清醒狀態下就會出現呼吸停止甚至很快窒息死亡。例如,有一種十分有趣的疾病,其名字來源於德國的一個神話傳說,認為不忠貞於愛情的負心人會被詛咒而失去自主呼吸的能力。這類患者常常是因為手術或高位的頸椎骨折傷及腦乾的延髓部位,清醒狀態下,即可出現呼吸暫停,但如果旁邊有人提醒他呼吸,他就能夠按別人的指令進行呼吸;一旦入睡後,就必須依賴人工通氣機的控制進行呼吸。故稱為"Ondine詛咒綜合徵"。

            雖然腦乾病變引起的睡眠呼吸暫停為數不多,但腦乾病變較隱蔽,不易被早期發現而耽誤治療。頻發的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常常可能是腦乾病變最明顯的表現之一。因而通過單純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這一線索順藤摸瓜,進行頭磁共振檢查,有可能發現腦乾區的病變。國內曾報告,因中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就診的患者,檢查發現枕骨大孔先天發育畸形,壓迫腦乾下部,經手術治療,矯正枕骨大孔區的畸形後,解除了對腦乾的壓迫,呼吸暫停減
          輕,治療效果滿意。

            (4)小兒麻痹後遺症:小兒麻痹症是由於脊髓灰質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醫學上叫做脊髓灰質炎。它可以廣泛損害中樞神經系統,如果病變太重或治療不及時,患兒會死於呼吸衰竭。存活者,多遺留神經肌肉病變、骨骼畸形,即小兒麻痹後遺症,大多數患者表現為受累肌肉萎縮、肌力減弱、收縮無力,長期發展下去還會引起骨骼畸形改變,如胸廓畸形、脊柱側彎等。這些患者在睡眠時除了發生呼吸暫停以外,還可以出現通氣量下降。這時上呼吸道雖然通暢,但進入肺內的氣體不能完全滿足機體的需要,仍有血氧降低、頻繁憋醒,其後果及臨床意義與睡眠呼吸暫停相同,我們稱之為睡眠低通氣綜合徵。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