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醫藥新聞 活動看板 歷史電子報 文章搜尋
 

醫藥新聞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新聞 > 醫藥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重慶中藥研究院提出中藥質量評價新設想-有限成分組合質量標準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重慶市中藥研究院院長釧國躍等研究人員在中醫理論指導下,根據中藥特點,從方法學角度提出了“有限成分組合標準”的新思路,這將導致一種專屬性強、重視性好的中藥質量評價方法的產生。

  中藥的臨床療效取決於其有效成分和輔助成分的含量及其組成比例。同一處方,隨著組成藥味的量或配伍比例的不同,其功效也將發生變化。理想的中藥質量標準應當能反映這種功效與物質基礎之間的相關關係。在目前不能弄清中藥中每一種成分的情況下,可以考慮選取有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單一成分或一類成分,系統研究其在中藥中的組成比例與功效的關係,建立起能反映成分-藥效,甚至量的效關係的質量標準,即有限成分組合質量標準。

  由於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和輔助成分有多樣性和可變性,所以中藥指標成分的選取要以“具有生物活性”為依據。在選定指標成分之後,對藥材樣本進行指標性成分測定,將獲得樣本的指標性成分含量組成圖譜,再通過藥效學研究比較,獲得藥效-物質(以含量組成圖譜為單位)關係數據庫。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對主要藥效學指標進行加權,用數學分析的手段對各指標性成分與藥效的相關性程度進行評價。在對藥效-物質關係數據庫進行綜合分析的基礎上得出“有限成分組合質量標準”,並以“數據組合”或“含量組成圖譜”的形式來表達。

  首先,可用於制定“有限成分組合質量標準”的各個步驟中所採用的化學、藥理學、數學分析手段均為較成熟的方法,不存在技術上的障礙,在方法學上是可行的。其次,在實際應用中,利用該質量標法對中藥材品質進行量化評價時,只需進行含量測定工作,大多數基層單位均具備條件,實用性強。由於該指標成分是“有限”和“量化”的,可以排除大量不可控成分對圖譜的干擾,其專屬性與重視性較好。同時,各指標成分之間量化的比例又反映了量效信息,更符合中藥的客觀實際。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2月 第10卷 第2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