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醫藥信息

線上展覽

商務特區 市場行情 中醫智庫 醫藥保健 線上教學 入口網站 專家論壇
 
 
 您好  醫藥新聞 活動看板 歷史電子報 文章搜尋
 

醫藥新聞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醫藥新聞 > 醫藥新聞

上一則 | 下一則
中醫古籍文獻海外大回歸


資料來源: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2003年2月21日,國家科學技術部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國內失傳中醫善本古籍搶救回歸與發掘研究”驗收會在中國中醫研究所召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振吉,國家科學技術部基礎司司長郭增艷,專家組成員劉德培、黃鼎成、王琦、李宇航、尹岭、包來發、王振國以及中國中醫研究院院長姚乃禮等參加了會議。中國科學院院士劉德培主持會議。

  由於歷史的原因,中國上下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因社會發展及天災、兵燹等因素的影響,其累累碩果能夠流傳至今的萬不及一。尤其是近代以來,羸弱之中國屢遭外侮,除生命財產受到極大摧殘外,更在文化領域受到不可估量的損失。如舉世聞名的《永樂大典》,全書正文22877卷和目錄60卷,11095冊,總字數約3.7億字。500年後,當1908年籌建京師圖書館時,只剩下64冊!中醫藥古籍不可避免地也遭到同樣命運。所不同的是,《永樂大典》我們還能知道到底缺失了哪些、散佚了多少,而中醫藥古籍究竟失佚了多少,很少有人能夠說出一個準確的數字。

  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國醫史文獻研究所馬繼興等醫史文獻專家對此痛心疾首。早在20世紀80年代初,通過學術交流發現,國外尤其是日本藏有很多中醫古籍善本,便通過各種途徑複製回歸了一些。雖然古籍不比文物,可以借助複製的辦法回歸故里,然而這卻絕不是靠個人力量所能及的。繼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之後,2000年科技部把“國內失傳中醫善本古籍的搶救回歸與發掘研究”作為國家科技基礎性工作專項項目立項,支持了中國近代以來最大的一次中醫善本古籍的搶救回歸工作。通過以馬繼興、鄭金生為首的課題組兩年來的不懈努力,調查出在世界11個國家和2個地區的137家圖書館收藏著27250部中醫古籍,複製回歸了總計266種宋、元、明、清版本的善本醫籍與抄本,複製頁數達174152頁,校點出版或影印了69種,成倍地超出了課題的考核指標,基本上使流失海外的中醫善本古籍得以回歸。

  這批中醫善本古籍的回歸,彌補了國內的空白。當前出版的69種古醫籍已引起學術界的高度重視。專家組指出,“國內失傳中醫善本古籍的搶救回歸與發掘研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相信隨著回歸善本古醫籍的陸續出版和研究的不斷深入,必將極大地推動中醫基礎理論研究進展,促進中醫藥現代化。

(秦秋)
摘自《中國中醫藥信息雜誌2003年4月 第10卷 第4期》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亞太中醫藥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