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農業信息

農業智庫

線上展覽

農業商務 市場行情 農業名錄 入口網站
 
 
 您好  網站新聞 活動看板 文章搜尋
 

農業信息

本區公告






更多資料

 

選擇分類

 
 
 
 
 
 

快速搜尋

   
首頁 > 農業信息 > 大陸新聞

“甜蜜產業”甜農家


資料來源:中國農業信息網   所屬地區:中國大陸

來源:農民日報
  在張北,有句話廣為流傳:“甜蜜產業甜萬家。”這個“甜蜜產業”說的正是甜菜產業。日前,我們在河北省張家口市張北縣調研時了解到,甜菜產業已成張北縣的扶貧產業,每年可吸納3萬多農戶從事甜菜種植、收穫、運輸、加工等生產活動,其中貧困戶就有1.5萬戶。

  張北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陶國峰介紹,張北種植甜菜歷史悠久,1980年建成張北縣糖廠,經過近40年的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截至2018年底,全縣甜菜種植面積達14萬畝,種植專業村、重點村65個,30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300多戶,輻射帶動周邊11個縣區及內蒙古部分旗縣。2018年,張北縣出台《關於發展甜菜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實施意見》,提出進一步發展甜菜扶貧產業。

  二台鎮雲隆魁村農民李廣平種了4畝甜菜,他說:“我是2017年開始種甜菜的,這4畝地年產15噸甜菜,每噸售價550元,總共賣了8250元。種甜菜,能幫我們農民脫貧致富。”

  在張北,與其他產業相比,種甜菜的效益並不是最高的,但卻是最穩定的,原因就在於龍頭企業和農戶建立了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成為了利益共同體。據當地製糖企業介紹,他們一方面從歐洲引進優良種子,從日本引入育苗技術,同時組建60人的農務員團隊,從選地、育苗、移栽、施肥、收割等關鍵環節入手,全程為農戶提供優質服務;另一方面,公司的每個農務員每年年初就深入農戶,摸底種植需求,鎖定銷售價格,簽訂“訂單合同”。正是這種升級版的訂單農業模式,將企業和農戶的利益捆在一起,不僅實現了甜菜種植戶零風險增收,而且穩定了公司的原料來源和質量,同時帶動了當地的相關產業發展。

  “從2018年起,縣財政整合扶貧資金,對向博天糖業銷售甜菜的張北縣建檔立卡貧困戶給予每畝(訂單面積)60元的補貼。”張北縣委書記郝富國告訴我們,全縣參與甜菜種植的農戶有4295戶,其中貧困戶1524戶,戶均可增收1710元。全年約有1.65萬人次參與甜菜生產臨時務工、餐飲等配套服務,可創收9000萬元,人均增收5450元。

  我們還了解到,張北縣正積極探索資產性收益扶貧模式,和企業合作開展甜菜種植設備租賃。縣政府用3500萬元購置甜菜生產大型機械租賃給企業使用,企業則按設備採購價的10%付租金,政府獲得的租金可連續10年補貼建檔立卡未脫貧人口2974戶,戶均增收近600元。



上一則 | 下一則
 
 
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兩岸農業商務網版權所有‧歡迎接洽轉載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