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例轉有人基因的轉基因羊日前在北京誕生。這是中國在生物工程、遺傳工程領域取得的又一重大成果,從而使中國在世界轉基因羊領域佔有了一席之地。
與其他轉基因動物不同的是,這批轉基因羊的目的既不是為了增加羊肉產量,也不是為了改善羊肉品質,而是用羊來生產藥物的。即把人的一種mAAT(修正的人抗胰蛋白酉每)基因轉入羊的體內,就能從羊奶裏提取一種藥物,用來治療慢性肺氣腫等疾病。在北京市科委和順義區政府舉行的成果發佈會上,中國科協副主席王連錚教授等有關部門領導和專家對這一高科技成果給予高度評價。據介紹,先天性的肺氣腫主要是因為一種抗胰蛋白酉每基因發生突變而引起的,這種抗胰蛋白酉每不僅能夠治療慢性肺氣腫、先天性肺纖維化囊腫,同時還可以治療呼吸窘迫綜合症、特異性皮炎等疾病。
轉基因動物實際上就是一座天然的基因藥物製造廠,一座活的"發酵罐"。1998年底,北京興綠原生物科技中心開始了"羊乳房生物反應器"的研製開發。兩年多來,北京興綠原生物科技中心與中國農業大學緊密合作,由李甯教授等人採用顯微注射法,將外源人的mAAT(修正的人抗胰蛋白酉每)基因導入山羊原核期胚胎內,於今年6月在北京順義三高科技農業試驗示範區獲得了中國首例共4只轉基因羊。通過兩種分子生物學技術鑒定,結果完全一致,證明轉基因獲得成功,從而為該項成果的產業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人民日報》
兩岸農業商務網彙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