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甲漁港位於大安溪出口以南一公里海岸為第三類漁港,政府為促進本區漁筏動力化之發展,以改善當地漁民生活,於民國65年由省府補助200萬元、縣府配合66萬元興建一與海岸線垂直,長125公尺之防波堤,次年續沿西南方向修建防波堤36公尺,進港道路300公尺。由於原有單支防波堤無法遮蔽風浪,經列入第一期方案內於73及74年度編列 1,700萬元辦理擴建第一期及第二期工程,延建北防波堤103公尺,南防波堤兼碼頭175公尺,至此港形初具便利漁筏泊靠,進一步維持泊地水域穩靜,增加繫船設施。第二期方案中繼續投資興建防波堤、碼頭及曳船道等完成後本港泊地面積達15,200㎡,對本港漁船平時停泊卸魚等作業,助益良多,颱風時亦可上岸避風,唯本港位置靠近大安溪受漂砂影響,且因潮差大,現有防防波堤短,尚無法維持航道水深,漁筏須候潮進出,本港計劃在第三期方案延長外廓防波堤以阻隔漂砂改善港口。
本區包括五甲漁港、塭寮漁港計有漁會會員1,286人,一般均至台中縣沿海以動力塑膠筏從事流刺網、單拖網、雙拖網等漁業,當日往返。漁獲物以烏魚、旗魚、鯛類、鰹類、鯧類、黃花魚、白帶魚、沙魚、白北魚等為主,約80%於港邊拍賣場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