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大學農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核農所汪志平博士主持完成的《螺旋藻多糖的高產關鍵技術研究與開發利用》專案,日前得到了由中國科學院陳子元院士等7名專家、教授組成的鑒定委員會的一致肯定:該成果在同類研究中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
此次通過鑒定的世界首例高產多糖螺旋藻新品系Sp-E(HPS),與此前育成的全球最長的鈍頂螺旋藻新品系、降血糖專用功能新品系一起,標誌著構建超級螺旋藻種質新資源的科學夢想正一步一步地成為現實。
高產多糖螺旋藻新品系Sp-E(HPS)採用核輻射技術,並輔以分子遺傳標記技術選育而成的。Sp-E(HPS)的工廠化養殖實踐表明,其生長速率與普通螺旋藻種相當,總多糖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分別為15%和10%以上,可高達34%和18%,因而多糖產量比目前普通螺旋藻種約高1倍。研究同時表明,Sp-E(HPS)藻粉對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可達41%,從中純化出的一種多糖類複合物對於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率更可高達68%,明顯優於普通品種的螺旋藻同類產品。近年來,Sp-E(HPS)在生物醫藥保健及水產養殖業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已取得了顯著的經濟與社會效益。據悉,目前該課題組正在進一步深入研發Sp-E(HPS)及其多糖的高科技生物醫藥保健產品。
螺旋藻(Spirulina)是一種光合放氧、螺旋形的絲狀藍藻,以其獨特的營養價值與醫藥保健功效而被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分別譽為“21世紀最理想的食品”和“人類21世紀的最佳保健品”,成為全球開發規模最大、應用領域最廣的經濟微藻,中國已將之列入中藥保護品種。
多糖是當前螺旋藻領域研究及其產業開發的焦點。近年來,國內外衆多研究與臨床實踐充分表明,多糖是螺旋藻中極為重要的生理活性成分。而螺旋藻多糖有著特殊的結構與組成,比如其單糖類型主要為鼠李糖(約60%)。這種獨特的結構使其生物學活性有別於其他來源的生物多糖。研究發現,螺旋藻多糖在抗腫瘤、抗病毒、降血糖、抗衰老、抗輻射、抗凝血、抗血栓、提高機體免疫力等方面具有獨特的功效。
中國內外螺旋藻產業經歷了以全螺旋藻粉為主要開發目標的第一代產品、以蛋白質為主要開發目標的第二代產品,如今已進入以螺旋藻多糖為主要開發目標的第三代產品。